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良好发展环境,我国光伏行业扩张迅猛。近4年来,光伏年均增长率均超过60%。根据能源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然而,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补贴拖欠、税费沉重等顽疾。连续8年关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3月2日的“两会”媒体见面会上重点介绍了对光伏补贴、光伏税费的提案。
刘汉元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关乎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转型和能源安全及雾霾问题解决出路的光伏产业的财政补贴问题,经过多年不断累积,已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同样严重的现实难题,如长期拖延下去并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严重冲击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还将严重损害我国政府的诚信形象和支付信用问题。”
事实上,光伏补贴拖欠周期短则一到两年,长则两到三年,整个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有的企业已资金链断裂,不少企业也到了资金链快断裂的边缘。从表面上看,补贴发放的对象看似光伏电站环节,实则在为整个光伏产业链“回血”。若光伏电站拿不到补贴,就必定会拖欠上游组件厂商货款,组件厂商又会进一步拖欠更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的款项,从而引起连锁拖欠,形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和“三角债”,不仅导致整个光伏产业处于资金吃紧的状况,还将严重冲击投资者对光伏产业投入的信心和决心,甚至可能导致光伏行业面临更大、灾难性的断崖式下滑,影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
可以说,国家政策规定之下的财政补贴的拖欠,已对我国光伏产业正常支付、对政府支付信用和诚信社会的建设造成了明显损害。
对此,刘汉元委员建议:强化政府诚信建设,完善基本支付规则;尽量简化补贴资金征收和拨付程序。
除却装机量拔得头筹外,光伏产业链成本的快速下降,形成了特色的“光伏速度”。根据光伏行业协会资料显示,8年来,组件成本从60美分/W下降至35美分/W;逆变器从0.7元/W下降至0.3元/W;系统“裸造价”(不含土地及送出)从8.5元/W下降至6.2元/W左右。组件、系统、逆变器、电价8年分别下降90%、88.3%、91.5%、77.5%。
虽然光伏“硬成本”逐年下降,但是光伏企业增值税、土地费等税费“软成本”给光伏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据了解,当前我国光伏行业从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一系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产,再到下游的光伏发电,都是全额全税征收。涉及的主要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25%及其附加、增值税17%,此外还有海域使用费、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其他税费种类,如再考虑社保因素,税费将更加惊人。
融资方面,光伏行业由于一次性投入金额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回收期长,使得光伏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不仅取得授信额度难度大、额度空间也小。
刘汉元介绍,“根据光伏项目数据平均测算,实际缴纳的度电增值税平均是运维成本的1.8倍,度电增值税平均是净利润的30%。获得贷款后,光伏企业不仅要支付较高的银行利息,而且资金成本中6%的增值税还不能抵扣,作为成本很大占比的利息还要全额征收17%增值税,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税费负担。此外,新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已高达600亿,前期项目补贴收入占全部电价收入的50%以上,且一拖再拖,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刘汉元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雾霾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所采取的减排、压产、限行等各种措施都只能减缓、减轻排放,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雾霾。唯有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当前的雾霾之困。但目前,光伏行业这个与我们的空气、环境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的绿色战略新兴产业,却承受着高额的税费,事实上,已经严重抑制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刘汉元委员建议:清理并改革不合理的税制;减免光伏行业的全部税费。
光伏产业作为国家绿色新兴产业,其健康发展,源于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刘汉元主席之建言不仅体现了领先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同时亦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剂,共同促进光伏事业迈进辉煌的明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