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说全球第一的累计装机量,不去说中国光伏企业的兴荣,也不去说不断被中国打破的世界效率纪录,单是凭借各产业链世界领先的产线、产能、产量、份额,我国光伏产业就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全球霸主。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的产量不但稳居全球第一,而且均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部分环节甚至占到70%-80%。但是由于工艺技术的不完善,我国的高纯多晶硅依然需要依赖海外进口。在此情况下,全球最大光伏材料龙头企业保利协鑫宣布,协鑫新疆基地6万吨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剑指高品质多晶硅,该项目的投产有望重新塑造多晶硅的全球格局。
剑指高品质多晶硅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达59.98亿元,剑指国内产能稀缺的高端多晶硅原材料端,项目投产之后将对国内光伏与半导体产业形成有效支撑。
保利协鑫相关人士介绍,该新疆项目在产品品质上直接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同时导入半导体级多晶硅工艺,打造智能化工厂,全部产能不仅要满足N型区熔料要求,也将100%满足单晶用料需求。
另外,由于地理及智能产线等因素,该项目还具备低电价、低能耗等优势,使得各项消耗指标处于低位,生产成本明显低于业内同行。
该项目达产之后,保利协鑫将在原来多晶硅霸主的基础之上继续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并且或将改写国际高纯多晶硅市场格局。
重塑新格局
目前,尽管我国光伏在国际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高品质多晶硅方面依然存在短板。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了15.9万吨多晶硅,总供应量达39.2万吨。其中,近半数来自韩国,德国也分得三成市场。
由于“两头在外”的弊病,2012年的欧盟双反曾经给我国光伏产业带来致命打击。如今的光伏产业当然不会重蹈覆辙。针对高品质多晶硅领域的短板,国内的巨头企业早已经蠢蠢欲动,保利协鑫布局的高端产线率先投产,或将引起国内其他巨头企业的集中布局,带动产业向高效、高端方向发展。
如此一来,国内的多晶硅进口格局将被改写,而随着国内企业的深入布局,我国在高端多晶硅领域的市场份额将逐渐提升,而现在的保利协鑫产线投产仅仅只是开始。
朱共山再次出手
庞大的“协鑫系”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覆盖了光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经过多年来的布局和发展,“协鑫系”已经成为了光伏界乃至能源界最大的家族之一。作为“协鑫系”背后的掌舵人,朱共山是光伏行业人人熟知的大佬,然而这位大佬最初却并不是以光伏起家,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一切都源于朱共山在十几年前的一次转型。
朱共山早年间曾建造了20多家电厂,因此获得“民营电王”的称号。不过彼时朱共山主攻的是垃圾发电、生物质能等环保再生能源电厂。2006年,朱共山瞅准国内光伏产业在多晶硅原料领域的弱势,决定砸70亿巨资进军光伏产业,创立了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中能硅业的建立正赶上多晶硅的火爆市场,经过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布局与操作,保利协鑫趁机收购江苏中能硅业的全部股权,转型为光伏巨头企业,并在2011年成为了全球多晶硅原料行业的全球老大。
此后,才有了保利协鑫、协鑫新能源、协鑫集成的三足鼎立,组成了庞大的“协鑫系”王国。这一切都源于朱共山当年的转型。
2018年,光伏行业陷入艰难的转型期,低效、低端的产能将会被逐渐淘汰。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多数光伏企业都选择了观望,等市场行情变好之后再有所动作。然而朱共山带领的保利协鑫却又开始了一场技术迭代,这次他还能赢吗?
笔者认为,首先协鑫新疆的项目更加智能化,生产效率和品质都更高,瞄准高品质多晶硅的策略更是契合行业的发展大势,对于新市场的开辟也有帮助;其次新项目有更低的能耗以及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平价上网大势之下,降本增效是行业的主旋律,优越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会给保利协鑫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光伏几十年发展,跌宕起伏不断,企业也不断经历衰荣。“531”之后开启的新一轮产业整合之中,将会有不少企业从兴荣走向衰败。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朱共山的出手很有魄力,您认为他还会赢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