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安排了协会内的6位企业家领袖,集体拜会国家能源局,反映和汇报823号文件(《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简称“823号文”)出台对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受国家能源局綦成元副局长委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创军副司长与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介绍了文件出台的相关背景及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局在光伏方面拟开展的工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创军副司长在会见中表示:光伏是未来能源变革的主力军,能源局发展中国光伏行业的决心没有动摇,愿意与企业一道,为促进中国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本次拜会,是继190余家光伏企业联署签名、11位光伏大佬联名公开信之后,正式的与官方的直接交流与汇报。国家能源局官员表态表达了对光伏行业的支持,“主力局”的提法则明确对行业的认可和鼓励。按照以往经验看,光伏新政很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旋和调整。
某行业协会内部人士告诉说:本次政策的出台在能源局内部也有很大争议,从去年底就多次与财政部等开会讨论,最终还是在巨大的补贴压力下不得不出台控制措施。补贴缺口的问题不解决,光伏政策回调的空间并不会太大。
行业自救:抱团取暖求斡旋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今年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分布式光伏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领跑者基地,今年视光伏发电规模控制情况再行研究。
新政一出,影响巨大,行业哀嚎一片。从上周末起,“5·31”新政的杀伤力就开始显现,悲观情绪从光伏企业蔓延到了金融机构,光伏板块全线下跌,龙头股跌停,不少光伏企业打算裁员、减产,市场哀鸿遍野。
面对政策变局,光伏行业内部纷纷行动,以求政策制定者能够考虑到新政给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先发声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王斯成。他致函光伏专委会,建议撤销新政。王斯成表示:光伏“531”调整新政,不仅与以前发布的文件相矛盾,降低了政府信誉,还将使光伏制造业崩溃,损失超万亿,250余万人就业将受影响(详见:《光伏新政冲击波 | 王斯成:前后矛盾,信誉何在?朝令不能夕改,建议撤销!》)。
随后,行业联名建言信再次引爆光伏行业。截至目前,已有192家户用光伏企业参与了联名,建言反对把户用光伏与其它地面、水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一刀切”地划入100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支持范围。
紧接着,6月3日,刘汉元、曹仁贤等11位企业大佬向新华社发出了“关于企业家对三部委出台5·31光伏新政的紧急诉求”的联名信。在信中,他们强烈建议给予已经合法批准开建的项目一定的缓冲期。大家完全理解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压力,愿意与国家相关部门共同来承担,但只是希望变革不要太激烈,怕行业承受不了,一下陷入困境,这样对行业会是一个很大打击。
在民间发声之后,在今日,光伏企业最终通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通了与官方的对话渠道。
中国光伏协会称,应企业要求,2018年6月6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包括协会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协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协会副理事长、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协会副理事长、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及协会副理事长、阿特斯阳光电力副总裁熊海波等企业家赴国家能源局,反映和汇报823号文件出台对行业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建议。
毫无疑问,与主政官员面对面的对话反应行业诉求,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面对行业呼声,相信政府官方一定有有所吸取,毕竟让一个蓬勃兴起的新兴行业就此萎靡下去也不会新政初衷。
面对业内的各种发声,在此之前主管部门已经有了一定的政策松动,让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光伏电站指标的项目,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的,仍执行2017年标杆电价。但从大面上来讲,严控带补贴的指标是毫无疑问的,完全回调的可能性并不大。
乐观声音:新政影响不大甚至利好
这次严苛的新政下发,并不是主管部门头脑发热的结果,而是大势所趋。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红炜早有预测,在前不久5月22日于石家庄举办的“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上,他就说道,2018年支持光伏市场的主要要素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依然是供大于求。而且今年光伏领域的补贴将会发生变化,平价上网的时代即将来临。(详见:红炜:光伏市场将发生质变,过程会很残酷……)
与市场上普遍的“光伏新政对行业是毁灭式打击”的悲观情绪不同,行业里也有不一样的解读。有观点认为,主管部门是以“主动刺穿泡沫”的方式来规避更大的补贴缺口风险,推动2020年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早日来临。
保利协鑫副总裁朱战军则认为,资本市场对于政策解读过于悲观,行业内对今年装机容量进行评估,最高预计45GW,最悲观30-35GW,取中间数据是40GW是可能的,和去年相比减少13GW。同时光伏产业链价格会下降,新兴市场增加会超出预期。ISH和彭博新能源每年的装机预测都低于市场需求,市场对政策过度解读了,如果新兴市场需求起来,量和去年市场持平也可能。
同时他还表示,政策对行业短期有冲击,长远来看,对龙头企业和技术研发比较强的企业,是个比较好的机会。光伏达到平价后,这个政策其实是帮光伏行业打开另外一扇门。
而连续遭遇两个跌停的隆基股份表现得也相当淡定。乐叶光伏总裁李文学表示,“光伏新政短期对每个企业都会有影响,长期来看对隆基股份的负面影响不大。”
申万宏源等机构也表示,“光伏发电将在行业阵痛中完成平价上网的最后一步”,预计本次国内装机规模缩减后,产能将进一步过剩,替代过程会加速开展;本次新政之后,优秀的龙头企业将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逆势向上,抢占制高点,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虽然这份“史上最严苛的光伏政策”有可能带来的装机需求下滑和下游的观望态度,但对于龙头企业来说,仍然有相当的利润空间,这些企业很可能会把握机会进一步发展壮大占据更多市场空间。
据了解,目前成本全行业最低的通威股份,预计硅料价格将在10-11 万/吨(含税),加速落后产能的出清;未来即使价格下降到 8.5 万元/吨,通威硅料依然会有约 45%的毛利率。
另外,新政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光伏企业“出海”,虽然国内光伏市场下半年的需求会不及预期,但海外业务发展迅猛,2018 年第一季度光伏组件出口增长 30%,美国、日本的市场需求较稳定,欧洲在恢复增长,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市场增长较快,全球的光伏装机量整体下降不会特别大。那些海外基因良好,如天合光能、晶科等,比较优势明显。
务实应对:专家支招六个锦囊妙计
作为专业的能源财经新媒体,聆听了业内两种不同的声音,但不管新政的出台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已成每个光伏人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建议大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在出现问题时,不要自怨自艾,而是去开拓新的途径与办法,沉着冷静、务实应对。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发展研究室主任何继江博士在5月31日新政发布后,在光伏全行业痛泣于政策收紧时,针对政策的具体内容,给出了寻求无补贴光伏项目的六大策略。
按照国家能源局最新政策,不需要补贴的光伏项目,规模是放开的,这将是光伏企业可以吃到的最后一块蛋糕,何继江博士的建议或许是行业人士可以采纳的“锦囊妙计”,现将这六大无补贴项目方向整理、编辑如下,以供参考。
1、工商业自发自用。对于装机量不超过变压器容量50%,全部自发自用,安装防逆流装置的无补贴自发自用项目,应当可以不经过电网的批准和验收,而是由当地发改委或能监部门委托第三方验收。
2、大企业直供电和新能源微电网。如光伏项目在企业区域内,则可直接接入企业变电站或T接到用户的35千伏线路。如光伏项目在企业区域外,则可建220千伏升压站,再建数十公里的输电线路,在企业厂区内建220千伏降压线,然后T接到用户的35千伏线路。
在光伏电站配储能,以及在用户侧配装灵活性控制能力是必要的,以保障用户的供电质量。分布式电源要与储能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无论对投资主体和企业来说,也就是要明确一个最佳配比。储能同时承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调节和调度功能。
3、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明确配网过网费,光伏项目与工商业用户和大工业用户直接交易。放弃一切幻想,全力冲击无补贴自由交易分布式光伏项目。
4、在存量资产的增量配电网中建设光伏。用电大企业,可依托企业配电网资产,申报国家的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把光伏项目及光伏至企业的输电线路等一并划入增量配电网范围,实现在增量配电网内尽可能消纳光伏。在光照较好地区,电价较高地区,光伏的成本已经具有竞争力,适合作为增量配电网的电源,为增量配电网贡献利润。
5、增量资产的增量配网,在新建的增量配电网内建设光伏。虽然建设周期较长,
但是可以新技术新理念建设新型高比例光伏渗透率的能源互联网。
6、省级平价基地,地方政府可以在本省组织领跑者基地招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