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的上海,因光伏而提前进入到火热时节。来自全球2000多家企业齐聚黄浦江畔,集体亮相第十三届(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SNEC")。
展会期间,来自汉能集团旗下Solibro公司的两位薄膜太阳能技术专家参与了光伏技术研讨交流,为与会者奉献了两场关于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生产技术的专业演讲,并将汉能的世界级领先科技展现于众,让业内人士为之侧目。
在SNEC这样顶级的光伏盛会上,汉能的一举一动之所以如此备受瞩目,源于汉能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代表着全球薄膜太阳能的领先技术水准。汉能握有多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技术路线,在这一领域率先实现了科技自立。无论是高端装备制造、发电绿色科技建筑产品还是移动能源产品,汉能都将自主研发深植其中,树立了中国科技智造的原研标杆。
手握五大技术路线,掌握专利话语权
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十年来,汉能先后收购并整合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等4家世界技术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并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硅谷、德国、瑞典等地开设八个研发基地,实现完全收购加自主研发,牢牢将技术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汉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掌握了薄膜太阳能的专利话语权。
截至目前,汉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累计专利申请超过10200件,2018年平均每天申请专利超过30件;2019年,汉能计划专利申请数量将达20000件。汉能的铜铟镓硒(CIGS)组件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院(Fraunhofer ISE)认证的最高转换率达到21%;同时汉能的砷化镓(GaAs)组件以单结电池29.1%的转换效率,双结电池效率31.6%,保持和打破六项世界纪录。
引领高端装备制造,助力万物发电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已经享誉世界,但在高科技制造业领域,中国与欧美国家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微电子,精密仪表仪器,传感器,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机械制造等领域差距更大。
汉能作为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破冰者,凭借全产业链的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目前已实现薄膜太阳能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打造了太阳能产业的"中国芯",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赢得了肯定和声誉。
作为薄膜太阳能高端装备供应商,汉能坚持"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发展思路。其薄膜太阳能全品类产品均可实现量产,多条技术路线均已具备GW级产线年度交付能力。同时,汉能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全产线的高端制造装备,打造成套装备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目前,汉能已相继在四川绵阳、成都,山西大同,湖北荆州、山东淄博等地为业主建设了薄膜太阳能产业园,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不久前,汉能的高端装备落子上海临港,将在浦东临港国家级重装备基地建设"上海汉能移动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技术领先、产业链完备的移动能源产业集群,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不仅为汉能开创了全新的业务领域,也承载着汉能"让万物发电"的梦想:在汉能的产品世界里,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张纸、一把伞,或是你走过的一段路,经过的一座车站,乘坐的一辆车,都可以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嵌入其中。而赋予万物发电的基础,便是汉能领先的薄膜太阳能高端装备制造实力。
角力世界光伏战场,打造薄膜"中国芯"
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让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意识到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一致开拓具有科技自主性的新兴产业,以更好的参与国际化竞争,早已成为共识。
2015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发布35个文件,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及相关应用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技术和产业目录,国家支持鼓励的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汉能占了七个领域。可以说汉能在技术上的坚持,恰逢其时的顺应了大势。
汉能将生存的奥秘归结于技术永远领先,将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技术密集型特性越发显现的光伏产业,企业一旦失去了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那么将多方受制于人。汉能致力于全球化的科技创新战略,拥有行业中最深厚的专利储存,实现了薄膜太阳能各技术路线的全面领先,成为了国际光伏市场中一位来自中国的受尊敬的"世界级巨人"。
尤其在自主科研实力愈加重要的今天,汉能重磅推出的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填补了我国相关行业的空白。这颗"中国芯",代表着汉能对自主研发信念的坚守,守卫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科技声誉。汉能的高端装备之路,既是身体力行的行业耕耘,更是中国企业冲破封锁发展先进制造业、渴望在全球市场一展身姿的不懈角逐。
从国内到国外,从技术、理念到政策推动,全球正在掀起一股太阳能的热潮。薄膜太阳能是发电绿建、移动能源的新选择,也是全球寻找新能源解决方案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能以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左膀,以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为右臂,左右并举,向世人展示中国企业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话语权和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