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汉能李河君:时运与实力并存

   2017-12-13 中国网
91
核心提示: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与大多数9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一样,不仅对社会趋势、经济走势有着自己的敏锐判断,而且下海经商不只是为了实

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与大多数9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一样,不仅对社会趋势、经济走势有着自己的敏锐判断,而且下海经商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多的是想实现“产业报国”的愿景。当年,李河君敏锐地抓住了国家改革开放大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紧缺的机遇,先后拿下多个水电站,建成了规模等于1.1个葛洲坝规模的金安桥水电站,它还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水电站。进入新世纪,李河君又一头扎进薄膜太阳能领域,耗时8年,将汉能打造成拥有全球最先进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企业,让中国的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先了欧美5到10年。

先富起来和“触电”生情

李河君是客家人,而客家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让李河君在9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从商之路。1991年,李河君向大学老师借来5万元钱,一头扎入了中关村。三年后,李河君从最初负债5万元的毛头小子,成为了拥有数千万资产的“成功人士”,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三年时间,李河君倒卖过电子产品、玩具,做过矿产生意,“反正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改革开放打开了经济的大门,民营企业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工厂、高楼遍地而起,而脉动的经济带来了社会对电力的巨大需求,嗅到机会的民间资本迅速聚集小水电,李河君也回河源第一次考察了水电项目。先富起来的李河君“触电”生情,第一次开始把握住回馈社会的脉搏。随后,华睿集团(后更名为汉能控股集团)成立。而从那时起,李河君的命运就和清洁能源绑在了一起。

之后,李河君先后拿下多个水电站,并几经波折,保住了金安桥水电站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建设的百万千瓦级特大型水电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民营水电站,其规模相当于葛洲坝的1.1倍,相当于三峡的六分之一。可想而知,李河君与汉能经受了多大的工程以及资金压力。最困难的时候,李河君将汉能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风险准备金全部投入了进去。

据李河君透露说,建造金安桥水电站期间,曾有国企找到李河君,想买下金安桥水电站项目,“他们当时看我比较困难,说愿意出450亿买我的水电站,如果卖了,我们可以净挣300亿。”但强烈的使命感让李河君拒绝了诱惑。

站在棋局外,看未来的天空

金安桥水电站的建造,让李河君和汉能与清洁能源彻底绑在了一起。2006年,李河君当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这让李河君开始接触当时风头正劲的光伏行业。最初,李河君认为光伏发电成本与水电成本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让李河君改变了看法。李河君最后认定:太阳能才是真正的大能源,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的能源。

但李河君对早已成熟的晶硅市场兴趣不大,而是看好另一条技术与产品路线——薄膜太阳能。李河君就像跳出了棋局,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景象。李河君认为,薄膜太阳能轻、薄、柔的特点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未来薄膜太阳能的转化率必将超过晶硅。2009年,李河君带领汉能进军薄膜太阳能领域。当时业内外对李河君与汉能充满质疑,一如当年李河君选择承建金安桥水电站项目时一样。

现在来看,九十年代下海的那波企业家,除了眼光和判断过人,性格上的偏执同样突出。李河君在金沙江畔,一铁一铁地修了8年水电站之后,又一头扎进了薄膜领域。“偏执”的李河君坚信自己的判断:通过薄膜太阳能发电,让能源自由化、移动化,才是太阳能解决能源困境的最正确答案。

当时,晶硅太阳能是主流,研究薄膜太阳能的企业大多生存困难。于是,李河君看准时机,在全球大肆收购薄膜太阳能产品制造公司,以占据技术制高点。从2012年到2014年,汉能先后把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等多家拥有全球领先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公司收入麾下。

通过并购、消化吸收及整合创新,汉能拥有了硅锗、铜铟镓硒、砷化镓等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最主流产品技术路线,在薄膜太阳能技术上已经是绝对的全球领,长期保持五项世界纪录。以汉能的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技术为例,其最高转化率达到31.6%(双结),全球只有汉能一家能办到。用李河君的话来说:其他企业在未来5到10年都很难追上汉能的步伐。

2015年之后,李河君做出战略调整,开始将汉能的重心由技术转向市场。2016年7月2日,李河君在“汉能移动能源战略暨全太阳能汽车发布会”上,向世界介绍了汉能发布的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今年年初,汉能便携式薄膜发电纸、发电包入市;6月,上千辆安装着汉能薄膜太阳能组件的摩拜单车被投放到北京多个地铁站,之后又有多家共享单车品牌与汉能展开合作;7月底,汉能发布兼具发电与建筑功能双重属性的“汉瓦”;8月,汉能宣布与奥迪汽车达成合作,双方将尝试应用汉能的薄膜发电技术,延长车辆的行驶里程。

在李河君看来,从天上的卫星、无人机,到地上的汽车、共享单车、背包、手机等等,都可以利用薄膜太阳能发电,而且可以被存储、被交易、被共享。相关研究指出:2016年薄膜太阳能市值达到了114.21亿美元,预计2023年该市场价值将达到395.12亿美元。李河君和他的汉能,即将迎来更大的腾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