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路艰且险 光伏逆变器企业“5·31”新政下的生存之道

   2018-06-29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69
核心提示:5˙31新政下发已有二十余天,焦急彷徨的光伏人随着国家能源局部分政策的陆续下发,情绪也慢慢缓和了下来。回归理性后,应对市场

“5˙31”新政下发已有二十余天,焦急彷徨的光伏人随着国家能源局部分政策的陆续下发,情绪也慢慢缓和了下来。回归理性后,应对市场需求下滑成为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这场行业洗牌的大浪潮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逆变器企业亦不外如是。

牌局重启,胜者为王

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光伏行业经历了两次整合,随着“5˙31”新政的下发,光伏行业第三次整合的帷幕就这样被扯了下来。行业整合如同资本市场的一场牌局游戏,胜者为王是最终结果 。

光伏发电的核心设备之一是逆变器。中国逆变器的发展要追溯到深圳的两家公司,一家是艾默生,另一家是中国台湾的山特。就行业目前的各大逆变器厂家来看,其技术研发以及高层管理人员80%来自于这两大厂家。彼时的逆变器利润约在200%~300%之间,高额利润以及国外品牌的垄断,促使两大厂家的高层人员在掌握核心技术以后纷纷投入到了创业的大潮中。

自国内逆变器企业群雄并起后,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被打破,通过“价格战”的厮杀,迫使外企最终退出了国内市场,而逆变器的价格也从2009年的2元/W降至2013年的0.4~0.5元/W。科士达产品总监王善良表示,“此时国内的逆变器企业约有200家左右,做丝袜的,做鞋垫的,各行各业的都进入了逆变器领域,逆变器的发展也正式进入到了国内混战阶段。”

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爆发,逆变器企业的市场集约度进一步提高。截止到2016年以前,中国光伏的集中式地面电站为主要增长点,其逆变器的供应商基本已经被锁定,本该固化的市场格局随着分布式光伏的暴增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本不具备上场资格的玩家,开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随着新政下发,新一轮的洗牌机制再次开启。

王善良表示,“政策调整从长远来看其实是一件好事,粗放式的发展得到控制,市场逐渐规范,其最终目的就是迎接平价上网的到来。经过这次洗牌,有实力的企业是不会出局的。以科士达为例,组串式、集中式、储能逆变器都有着不俗的业绩,我们累计出货量约为16GW,市场占有率15%以上,行业排名前三,去年的出货量是6GW。作为上市公司,科士达资产率负债低,现金流充裕,同时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也保证了多样的资金稳定。”

多点布局,危险与机遇并存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此句颇为适用光伏行业的发展变化。就新政而言,看似惨淡的市场前景,依然有企业的攻城略地之所,此前多点布局的企业势必将会在这次洗牌中脱颖而出。

2018年的分布式指标虽已几近于无,但领跑者与扶贫仍然大有可为。从数据来看,5GW的应用领跑者指标与即将下发的4WG扶贫指标将成为逆变器企业争夺的重中之重。王善良表示“从领跑者方面来说, 2017年年底时,科士达获得了国电投500MW的组串合约,最近也完成了国电投领跑者的投标工作。从扶贫方面来看的话,更是科士达的优势所在。安徽金寨第一批光伏扶贫科士达做了6000户,辽宁建仓第一批做了5000户,第二批即将启动3000户。”

国内市场的萎缩使得逆变器企业开始更加注重海外布局。欧美市场格局已基本成型,外来者破局的困难显而易见,就此情形下,中东、印度、南美等新兴市场则成为国外厮杀的主战场。但不得不提的是,新兴市场光伏的发展趋势很有可能重复中国光伏走过的道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尚在萌芽期,集中式地面电站或是主流需求。就目前国内的部分逆变器厂家来看,只做分布式的逆变器企业海外之路或将困难重重。而科士达集中式与组串式逆变器的并重布局,势必会迅速打开国外市场,从而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

除却常规的光伏逆变器外,储能逆变器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公认的下一片蓝海。科士达在研发储能逆变器的同时,储能产业闭环的布局也在逐渐形成。在储能逆变器方面,通过光伏与储能结合,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随机性特点对电网的影响,让光伏系统柔性接入电网,为最终实现能源互联网奠定基础。充电桩方面,科士达的业务主要是给充电桩厂家供应最为核心的模块,充电设备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