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光伏新政落地,宣告了整个行业一夜入冬。光伏行业不仅方向变了,而且速度也变快了。
毫无疑问,控规模、降补贴已成为2018年最关键的行业主题。每个企业必须快速转变发展思路、迎难而上,跑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同时完成一场自我救赎。
“今年行业整体比较困难,不管分布式光伏、扶贫、普通地面电站还是领跑者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下半年很多企业将无事可做。”日前,全球最大EPC光伏企业特变电工新能源副总经理马俊华接受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市场或仅剩领跑者和扶贫,不少企业将扩大海外业务。同时,探索分布式光伏去补贴的自发自用商业模式及分布式市场化交易模式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与突破口。
“630”生死劫
近两年,受光伏上网电价政策调整影响,“630”作为时间节点成为每年光伏行业抢装的魔咒。与往年不同,今年的“630”有些特别,甚至惊险。
“全面开工!”
随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一条微信消息的发布,马俊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立即向自己的团队转发了这个消息,并告知各项目部可以组织开工了。
6月1日,震惊整个光伏圈的“531”新政从天而降,毫无预期。新政指出,2018年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暂无指标,分布式光伏指标10GW,光伏上网电价统一下调5分/度,自发文起执行。
新政迅速点燃了整个行业,与惊叹、抱怨相伴的更多是悲观情绪。业内人士认为,相比降电价,没有指标更可怕,因为这意味着多数光伏企业下半年无事可做,面临的遭遇将是减产、裁员和失业。
令马俊华最为烦恼的是,文件是立即执行,竟没有缓冲时间节点。他合计了一下手上的项目说,“如果电价立即降低5分钱,那么预备今年抢‘630’电价项目将有巨额亏损。”无奈之下,他不得不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安排,争取快速止损。除了资金损失外,由于政策变动,或许未来日子里企业还要面对投资方带来的诉讼压力。
然而,就在行业一片抱怨和愤怒时,一条好消息又使整个行业瞬间看到了希望。6月4日,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向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确定,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指标的项目,在今年630并网的仍可以执行2017年标杆电价。
这一消息,让众多光伏人看到了新政的“回旋之地”。地面电站有了缓冲时间,户用呢?对于此次新政,控诉声最高的无疑是户用光伏经销商。新政下发后,很多人都在质问户用究竟在不在10GW指标内的问题。数据显示,2018年1-4月,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已达9GW,那么当前分布式指标很有可能用完,这也就意味着户用光伏再无补贴指标。如果有630之说,户用光伏或许可以获取补贴安装,获得一定缓冲期,甚至存在执行原补贴的可能。
6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对新政进行解读,也肯定了纳入2017年及以前建设规模补贴范围的项目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投运的,继续执行2017年标杆电价。而令人惊讶的是,上述新闻发布会并未对户用630给予明确说法。
“户用630还有没有希望?”来自河南的杜山峰是某一线光伏品牌的经销商,自从新政下发后心就一直揪着,至今他仍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干光伏5年,一纸政策回到解放前,库房里还有五六十万的货呢!”杜山峰说,他现在就希望赶紧处理掉手上的库存。
近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也关于户用630相关问题致电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表示该情况正在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商榷,随后会下发正式文件。
“我们现在都在忙着赶工,这个630抢得不容易!”马俊华忙中抽闲表示,按照原定计划,截止到今年6月30日,特变电工新能源光伏电站装机总量将达到10GW。而另一边,呼声极高的户用630之说仍旧悬之高空。
困境与自我救赎
目前来看,不管有无630之说,2018年后半年企业的日子都并不好过。从‘531’新政、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意见稿)、扶贫政策和“领跑者”竞标电价释放的信号看,整体行业仍比较困难。
光伏领跑示范基地一直堪称行业的风向标。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组织招标的10个应用领跑者基地中标价格,普遍低于同类资源区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下降0.24元,降幅约36%。其中,最低电价为青海格尔木基地的0.31/kWh。业内人士分析,2018年10个光伏领跑基地的电站收益远低于预期,超低的竞标电价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很大压力。
组件企业和逆变器企业难逃低迷市场冲击。根据2018年技术领跑基地中标公告,企业需要提出到2019年二季度和2020年四季度的组件价格预期,给设备企业带来很大价格下行压力。日前,协鑫集成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组件利润薄弱、不赚钱,半导体行业可能将成为企业主业。对此,更有一位一线逆变器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大幅降价,接下来要“裸奔”吗?
规模受限,普通地面电站指标首当其冲。目前来看,2018年国家能源局暂停下发地面光伏电站指标,今后将把领跑基地建设作为普通电站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方式。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很有可能转变成为少数玩家的竞技场。
此外,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扶贫政策也令企业暂时难以动弹。如今,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迟迟未落地,政策模糊不清,很多项目投资方持观望态度。不仅如此,2018年4月,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指出,光伏扶贫电站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地方政府将是未来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主体。“按这种逻辑,实质上卡死了政府的融资渠道,企业没办法参与,那么地方政府就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儿!”马俊华表示,国家下发的4.18GW指标都有可能完不成。
当下,所有的形势都在倒逼企业实现一次自我蜕变与救赎。马俊华预测,经过此次巨变,不少企业将会受到重创,或转战国外市场,或开辟新业务,或将更多精力放在未来平价市场的开拓。
不变旋律——降本增效
政策巨变,市场变天。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推进了平价上网进程,进一步倒逼着整个行业快速降本增效。
如何降本增效?可以看到,目前光伏设备商、电站投资商、EPC企业及政府部门已经形成合力。
近几年,光伏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启动的第三批领跑基地看,基地入选企业组件技术指标较前两期有所明显提升,其中单晶、多晶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8.9%和18.3%,比现行市场准入门槛分别提升2.1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各基地项目产生的上网电价降幅达28%—43.6%,大大促进了成本下降和补贴退坡。特别是,3个光伏技术领跑基地评优结果,中标企业的电池功率大幅提升,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均达到了23%以上,最高达到23.85%,此外还叠加了多主栅、叠片和半片技术,对于光伏组件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而对电站投资商、EPC企业而言,在电站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从电站系统设计、到设备采购、工程实施和电站融资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已成为行业降本增效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马俊华看来,电站系统设计尤为重要。其不仅关系到技术方案先进性,还关系到电站后续实施,更关系到电站整体成本的控制。他解释,“如果选择一些技术垄断性的、技术不成熟的,未成规模的高价产品,成本很难控制。”以跟踪支架为例。一个现状是,目前国内固定可调、平单轴支架相对受欢迎,而斜单轴一直接受程度较低。原因之一便是,目前国内斜单轴安装数年后,其花费的维护费用远超预期,投入和产出根本难以平衡,很难成为电站设备投资的优选。
与此同时,设计阶段还要兼顾工程实施和采购价值最大化。在工程实施方面,实施效率很重要。因为工程投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效率,工期一旦拉长,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便会随之上升。而在采购方面,一方面要发挥供应链规模的优势,选择更优的设备,同时尽可能劳务、接入工程设计实施的本地化,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弃光限电、土地问题、融资成本、送出费用是制约实现国内光伏平价上网的四座大山,采取有力措施减少非技术成本已成为当务之急。2018年4月,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减少土地成本及不合理收费,鼓励金融机构将光伏纳入绿色金融体系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制止纠正乱收费等增加企业负担行为等,为减轻光伏企业投资经营负担,促进系统成本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今后国家能源局还将把各地落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非技术成本情况作为年度规模安排和基地布局建设的重要依据。对非技术成本低的地区优先下达规模、布局基地建设。
道阻且长,行者将至。2018年,政策变了,平价上网也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