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794万千瓦,到6月底累计风电并网容量达到1.716亿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19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平均利用小时数1143小时,同比增加159小时;全国弃风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3亿千瓦时,弃风率为8.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弃风电量、弃风率实现“双降”,无疑是风电行业上半年交出的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风电行业正在从扩大规模向提质增效转变,但弃风限电一直是制约风电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随着政府一系列促进消纳政策的实施,以及风电行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风电产业链逐渐完善,消纳问题持续好转,开发布局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推进,我国风电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多管齐下 化解风电消纳难题
从2017年开始,弃风电量和弃风率这两大压在风电行业身上的顽石,就开始被一点点消磨化解,不仅全国平均弃风电量和弃风率下降,各省风电消纳也明显好转。今年上半年,18个省(区、市)无弃风限电,9个省弃风率在5%以下,只有4个省(区)弃风率超过5%。与2017年同期相比,10个省(区)的弃风率呈下降趋势,吉林、甘肃、山西这三个传统的风电消纳“困难大户”,弃风率同比分别下降17.9%、15.5%和10.4%。
在弃风减少的同时,风电利用小时数也在增加。今年上半年,25个省(区、市)风电利用小时数增加,2个省(市)持平,4个省(市)有所下降。
风电消纳难题的逐步破解得益于政府多管齐下的促消纳举措。“一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与并网消纳相关的政策,包括电网建设、最低保障性小时数设置、绿证等;另一方面,电力消纳方式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在弃风限电较为严重的‘三北’地区,不仅积极推进就地消纳、加快外输能力建设,扩大风电消纳空间;而且当地政府鼓励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新能源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支持新能源企业就地就近发展电力制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宽新能源消纳路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消纳好转的原因。
今年3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责任主体、考核办法及惩戒措施,并下发各省市2018年及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让行业看到了配额制即将到来的曙光。
秦海岩认为,配额制是电力体制机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配额制将驱动各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动力由利益转变为主体责任,由此解决部分地区的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为可再生能源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配额制将重点激励对象从发电侧转向了消费侧,更加强调了利用新能源电力的责任,可以有效解决消纳问题。调动大家参与新能源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对新能源的认识和接受度,为新能源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未来消纳形势的变化,秦海岩强调,“我们的新能源建设不能停留在‘建’的层面上,最终还是在于‘用’”。在稳定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舆论环境下,新能源消纳必然向好发展。
布局南移 更准对接用电需求
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开发建设继续南移。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并网容量37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的46.6%,累计并网容量占比达到26.6%,累计占比持续上升。其中,江苏省新增并网容量92万千瓦,为全国第一。
同时,东北、西北、内蒙古等风电消纳困难地区的新增并网容量为275万千瓦,占比35%,其余电力需求较大地区占比65%。
风电建设进一步向用电需求大、消纳情况相对较好的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倾斜,早在《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有布局,要求“到2020年,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以上,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截至今年6月,中东部和南方省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565万千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此外,国家能源局也通过连续发布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划定并滚动调整风电开发建设红色预警区域和橙色预警区域,有效引导和控制了风电投资建设。
风电布局的南移为风电开拓了一个更有潜力的市场。秦海岩介绍,风电开发接近用电负荷,对于电力的消纳来说是一个先天的优势。“在‘三北’地区开发风电,风电资源无疑是好的,但当地的消纳能力有限,如果要更好消纳这些电量就涉及远距离输送等其他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上的问题。”反观东中部和南方地区,随着技术的成熟,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建设难度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年平均风速5米/秒的风电场,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也可以达到2000小时左右。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风电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但是,秦海岩也提醒,低风速风电开发面临着部门协调、征地等难题,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兼顾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分散式风电建设也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些都是中东部和南方在风电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