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先驱:可再生能源的自给自足”永恒能源区“

   2020-05-06 PV JAPAN BRIDGE
70
核心提示:日本千叶大学和NPO法人环境能源政策研究所于2020年4月联合发表了有关永恒能源2019的调查报告书。该报告书表示,首次有10%的城镇

日本千叶大学和NPO法人“环境能源政策研究所”于2020年4月联合发表了有关“永恒能源2019”的调查报告书。该报告书表示,首次有10%的城镇达到了,产出“可再生电力”超过该地区“生活用”和“农业用”电力需求。

此次报告的调查对象是截止到2019年3月末为止的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年间发电量。并按照目前的发电量推测这些设施投入使用数年后的能源供应。

根据报告数字显示,2011财年永久性电力区的数量为84个,到2018财年增加到186个,占市政总人数(1742个集团)的10%以上。

此外,产生超过该地区农业,林业和渔业能源需求的可再生能源的“永恒能源区”,也从2011年的50组增加到2018年的119组。

所谓的“永恒能源区”指的是当可再生能源产出大于能源消费需求,同时粮食自给率达到100%的地区。

在这119个“永恒能源区”中,有70个乡镇的粮食自给率达到100%以上。本次调查也是在过去14次中首次确认了在石川县和爱知县也存在“永久能源区”的可能性。

“永恒能源区”的作用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确保“永恒能源区”就是确保一个国家的“基础能源”和“食物供给”,在国家发展与战略安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要。

永恒能源区以一个大多数国民居住的地区为单位,分析不同的永恒能源区便可以分析不同地区国民的生活标准。

现阶段,比起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口更为稀疏的地区更有可能成为“永恒能源区”;比起现代化程度较高,乡镇农村更有可能成为“永恒能源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口较少,现代化较为缓慢的地区比起城镇都市更为“先进”。不得不说,这些现存的“永恒能源区”为现有的大都市,多人口地区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给予了他们一个具体发展目标。

同样的,“永恒能源区”所带来的目标和概念也不只是微型的。他在国际上同样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并且现存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以此为发展目标,进行发展道路上的弯道超车,从而达到比“发达国家”更为“先进”。

地球上投入的一次性能源有大约9成都属于化石能源,这些大家熟知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很有可能在未来数百年内被我们消耗殆尽。

在目前地球温暖化加剧的背景下,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已经几乎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永恒能源区”的发展理念或许可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一个发展概念。

因为“永恒能源区”同样是一个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并且“永恒能源区”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国际性指标。

“永恒能源区”与FIT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在最近的一年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16%,风力发电量增长了9%,生物质能发电量增长了5%。而小型水力发电站是增长较为缓慢,地热发电站正在逐渐减少,可再生能源的产出比例已趋于平稳。

其中不是FIT制度补贴对象的地热发电站只比前年度增长了1.9%。地热占日本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从2012年3月的20%降低至了2018年3月的10.1%。

日本地理位置处于火山带,国内拥有较多火山资源。并且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开发利用火山及地热能源,于1966年首次在国内运行地热发电站。虽然地热占总体能源的比例不高,但是因为其安定的特性,在再生能源中被广泛关注。

不过在近些年来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地热能源却首先败下阵来。当然除了地热能源没有成为FIT的对象外,太阳能发电与风能发电的发展过于迅速或许也是理由之一。

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供给,比起2012年到现在增加了2.9倍(民生用和产业用)。回顾可在生能源的自给率变化,从3.81%(2012年3月)、4.22%(2013年3月)、5.39%(2014年3月)、7.86%(2015年3月)、9.57%(2016年3月)、10.69%(2017年3月),终于发展到了18年后的的12%。

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虽然今年是多变的一年,但是即使是在经济大环境和政策变化影响下,这一趋势也不会改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