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平价叠加全球气候目标,光伏行业正迎来最好的时代。随着我国的光伏制造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周期,与全球市占率已经超过70%的组件上下游产业链不同的是,中国光伏逆变器制造在市占率开拓上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伍德麦肯兹的数据,2019年全球逆变器出货TOP 10中,中国企业中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古瑞瓦特和锦浪科技五家上榜,其他五个席位分别为SMA、Power Electronics、Fimer、SolarEdge、TMEIC。这意味着,从全球来看,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还有至少50%的市场空间可以去争夺。与此同时,随着10-15年前存量光伏电站陆续进入技改阶段以及光储时代的到来,逆变器制造正开启新的“黄金十年”。
市场份额增长空间大中国光伏制造已经在全球闻名遐迩,但在逆变器环节,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供开发。众所周知,在2012年以前,全球市场上知名的中国逆变器品牌很少。除了阳光电源以外,全球排名靠前的逆变器企业以SMA,Power-One, Kaco, Fronius和RefuSOL等欧美品牌为主。2013年华为进入光伏逆变器领域并成为组串型并网逆变器领军品牌,坚持全球战略布局的锦浪、固德威、上能等也在此前期间积蓄力量,并在“十三五”后期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中国逆变器队伍逐步强大。
但直到2019年,全球出货量TOP 10的榜单中,仍有五家国外品牌,除了阳光电源与华为之外,其他几家中国逆变器企业的排名则相对靠后,这意味着,对于中国逆变器企业来说,海外市场仍然大有可为。
这不仅在于传统的欧美市场,在以越南、巴西以及多个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中,中国逆变器企业已经嗅到市场空间增长的契机。以阳光电源为例,多年深耕海外市场终于迎来了硕果,据光伏們了解,2020年底阳光电源印度市场出货累计超过7GW,美国市场累计10GW,仅用于屋顶分布式的组串型逆变器SG110CX出口越南累计达2GW,新兴市场业务也在稳定增长中。
海外市场布局初见成效实际上,中国的逆变器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先天的海外基因,多家组串型逆变器的创始人都拥有国外工作或学历背景,营销模式上也更接近欧美企业,并且各自都有较为强势的海外市场。比如固德威、古瑞瓦特在澳大利亚市场持续多年占有率领先,锦浪则在拉美市场占比更高,正泰相对来说在北美市场占据更多优势。
但这些逆变器企业在出货量与市场占有率上仍略逊于资历深厚的海外品牌,例如SMA,Fimer(前身是ABB)等。近两年,在中国光伏市场起伏波折的发展历程中,更多的逆变器企业开始着手深耕海外市场。
与国内发展品牌代理商、参加央企集采不同,逆变器企业在海外市场更多的是以寻找分销商、安装商为主。光伏們了解到,阳光电源、华为、古瑞瓦特、锦浪、固德威、首航等企业在欧洲、澳洲、东南亚、拉美等市场早已拥有成熟的分销渠道和物流仓储。据统计近两年中国逆变器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早已超过了一百个。
目前大多数从竞争中胜出的中国逆变器企业都在海外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并启用本地团队来支持销售和售后服务,有的逆变器企业则直接在海外设厂,以降低整体市场的运营成本。像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在印度,科士达在越南均开设了工厂,以更好地覆盖当地及东南亚的市场需求。
在这样的布局之下,尽管2020年全球经济都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艰难前行,但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的逆变器的出口情况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而从全年来看,龙头企业的出口情况甚至略高于去年同期数据。
国内某光伏逆变器海外市场负责人在接受光伏們采访时表示,“2020年逆变器出口超出了年初疫情爆发时的预期,像欧美、东南亚等市场虽然取消了多个展会,当地销售人员也是大都采取弹性工作或居家办公,但与2019年同比出货量增长超过20%,尤其是越南、荷兰、波兰、巴西等分布式快速增长的市场。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和出货量都保持较为乐观的预期。”
随着2021年迎来全球光伏需求反弹并有望达到150GW以上,中国的逆变器企业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品牌在光伏行业的影响力。
根据证券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从2020年的122GW增长到2025年的346GW,相应地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从458亿元增长至1096亿元。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中国逆变器企业海外市场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望将进一步提升。
存量市场大有可为与光伏组件25年甚至更久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是,作为电气设备,逆变器的使用寿命约在10年到15年左右,这意味着,十年前建成的光伏电站已经逐步进入存量技改的时期,而逆变器将成为技改支出最为重要的部分。
据国信证券分析,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在2011年首次突破31GW,以逆变器更换周期为10年计算,预计未来五年每年光伏逆变器更换需求稳定在30GW左右,按照各地工商业分布式的单价测算每年更换需求产值接近10亿元人民币。
除了常规的技改之外,在过去的十年间,还有数十家逆变器企业陆续宣布退出光伏逆变器业务,那么这些已经退出的品牌留下的大批量的逆变器,在面临技改或者维修时,往往是业主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每家逆变器的电路设计不同,不同品牌之间无法进行维修,但这也给现有的逆变器企业腾出了更多的增量空间。
某光伏电站运维方告诉光伏們,光伏电站整个生命周期中,逆变器的售后服务是关键的一环,能否得到及时的售后反馈是关乎光伏电站年度发电量的重要指标,大品牌往往在售后服务方面做的更为优秀,“存量技改采购的逆变器基本都是一线品牌,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售后都更为放心”。
光伏們了解到,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第三方服务公司,回收和维修不同品牌的逆变器,并根据电站方要求提供不同的替换方案和产品。从全球来看,退出市场的逆变器份额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变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空白很快就被会其他更成熟的逆变器品牌瓜分和占有。
光储新契机,逆变器企业具有先天优势随着光伏全面平价的到来,国内外给予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长空间让行业更有动力思考光储模式的可行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光储方案已经成为行业普遍认可的能源解决方案的主流模式。
实际上,光储解决方案在国外市场的认可度远高于国内,以阳光电源为例,其2020年仅北美市场光储产品的出货量已经达到吉瓦级。纵观国内,受制于消纳空间与电力波动性等影响,国内已经有超过6个省份地区要求“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配套储能,可以预见的是,进入“十四五”之后,国内光储市场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而对于光储解决方案,逆变器企业具有先天的基因优势,不少光伏逆变器企业早已经开始布局储能业务。作为储能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基于其光伏业务的产业协同,2018年便与三星SDI成立合资储能公司。依托光伏逆变器领域积累的市场资源以及在储能PCS(变流器)方面的产品优势,阳光电源的光储业务正引领行业新风向。根据数据,2020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2.5亿元。
2020年下半年,另一家逆变器巨头华为也宣布进军储能领域,在8月份举行的SENC展会上,华为展示了其户用市场全新解决方案——家庭24H绿电解决方案,这也是国内首个主打家庭光伏市场的光储解决方案。
此外,2020年刚上市的逆变器“新贵”——固德威的户用光伏储能逆变器在欧洲、澳洲也大受欢迎,其产品系列覆盖0.7-10KW,在2019年伍德麦肯兹的《2019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和出货量趋势报告》中,储能逆变器市场份额占比超15%,全球排名第一。逆变器企业扩展储能业务的战略方向正全面开花。
逆变器领域强有力的增量空间,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2019年以来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固德威等陆续上市,市值突飞猛进,而逆变器龙头股阳光电源的市值逾股价更是一路高涨,2020年突破了1000亿人民币,成为国内首个千亿市值的逆变器企业。另一方面,国内逆变器企业陆续上市之后,将在资金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更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与市占率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以微型逆变器为主营业务的逆变器企业——杭州禾迈在2020年底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获受理,拟募资5.58亿元。如果成功过会,禾迈将成为中国光伏市场上第一支微型逆变器企业,同样以微逆为主要产品的昱能科技也已经迈入上市辅导阶段。至此,中国逆变器企业全线涵盖各种逆变器类型,并且快速步入上市阶段。
过去的十年间,中国逆变器制造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仅在价格成本上实现了飞跃,逆变器出货量更是屡破纪录,从2.5GW上升到70GW+,上市企业也从零到多。新的“黄金”十年,在多重契机的加持下,中国的逆变器制造有望再创新辉煌。
不过,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防范风险,中国光伏逆变器的劣势与优势同样明显:成本与市场是中国光伏制造业的最大优点,但是核心零部件仍依托进口为主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中国逆变器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与企业实力仍需持续勘破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