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乌克兰计划削减光伏电站15-25%上网电价

   2020-03-04 光伏们
66
核心提示:据乌克兰可再生能源协会(UARE)介绍,乌克兰能源与环境保护部正在考虑将现有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FIT)削减15%-25%。能源与环境保护

据乌克兰可再生能源协会(UARE)介绍,乌克兰能源与环境保护部正在考虑将现有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FIT)削减15%-25%。能源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康斯坦丁.切日克(KonstantynChyzhyk)在乌克兰能源论坛活动期间发表了这方面的声明。自去年下半年就一直流传的乌克兰将要调整光伏补贴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据中国驻乌克兰经商参处消息,2019年乌克兰就已进入修改可再生能源电力定价机制的阶段,并表示2020年将推进FIT政策逐步向光伏招标机制过渡。

乌克兰政府正在考虑中的FIT消减计划包括:发电量不超过10MW的太阳能发电站降低15%的补贴,10-50MW的项目消减20%,50MW以上的项目则削减25%。据报道,乌克兰能源与环境保护部建议通过将受影响的电站十年期合同延长五年来减轻对开发商的打击。去年年底到期的FIT计划在10年内为大型地面光伏项目支付了0.1502欧元/KWh的费用。

图片:乌克兰政府正在考虑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并进行有追溯力的实施

乌克兰政府建议开发商“自愿”降补贴

另一种降补贴的方法是,所有规模的光伏项目开发商都同意“自愿”削减12.5%的上网补贴,俄罗斯新闻社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称,副部长康斯坦丁.切日克在周四的能源论坛上表示:“选择这种降补贴的逻辑是,这样的削减幅度要远远小于(上述提到的)合同延期的方式。两种方式二选一,要么大幅削减,延长光伏电站合同期限,要么就不延长合同,但同时略微低一些的降补贴。”

由于乌克兰目前不需要光伏开发商承担(电网)不平衡的成本,因而开发商有义务为光伏电站的发电过剩或者不足向电网提供经济补偿。有报道称乌克兰国家投资委员会主任警告说,“不同意自愿削减电网补贴的项目业主就等着接收此类费用账单的通知吧”。也有其他报道说,能源部副部长表示,在2022年之前,合作开发光伏项目的企业暂不必支付这类费用。

除此之外,风电也未能幸免,据该能源论坛报道,拟对风力发电设施的FIT削减将是10%,同时延长五年的电站支付合同。

降补贴极有可能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乌克兰可再生能源协会(UARE)表示,降补贴的提议完全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Zelensky)宣布的吸引可再生能源投资的计划背道而驰。该协会透露,自去年10月以来,政府一直在与可再生能源行业进行谈判,因为乌克兰政府试图减少“担保买家(GuaranteedBuyer)”的财政赤字。担保买家作为一个国有机构,必须购买乌克兰生产的所有可再生能源。

UARE说:“自去年十月以来举行了许多工作组会议,投资者提出了他们可以接受的变更。”“可惜的是,乌克兰能源与环境保护部周四提出的报价与那些投资者可以同意的报价相差悬殊,对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商而言,拟提议的补贴变动是无法接受的,这将直接导致很多光伏投资项目的违约!”

乌克兰贸易部则表示:“如果能源部的提议真的实施了,那么我们将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在未来五年内吸引500亿美元投资的计划将难以实现。”

可再生能源协会(UARE)讨价还价

可再生能源协会表示,可再生能源支付已经存在延迟,对市场和投资者的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降低影响,协会成员已提议将发电能力不超过10MW的清洁能源设施的FIT削减10%,10MW以上的项目削减15%,且这一政策仅适用于2017年初至20-19年底投运的发电项目。作为回报,开发商要求将合同延长至2034年底。

同时容量小于1MW的小型光伏项目以及2017年6月11日《电力市场法》生效之前投入运营的所有发电设施免除不平衡义务的成本费用。如果政府计划实施自愿性FIT削减,可再生能源协会建议不接受此类减免的开发商可以从明年开始支付不平衡成本,而接受这种降补贴方式的开发商,2021年只需支付不平衡成本费用的10%,支付比例每年增长10%,到2030年达到100%。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乌克兰的光伏装机容量为1.3GW。去年投入运营的大型项目包括一个240MW的太阳能发电厂,另外还安装了240MW的净计量屋顶光伏,所以截止2019年底,乌克兰至少累计拥有1.8GW的光伏装机。

2018年中国对乌克兰出口光伏组件总量达1.7GW,乌克兰首次成为中国前十大光伏组件出口市场。2019年乌克兰市场排名中国组件出口第八位,出口总量翻了一倍,排在荷兰、日本、越南、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家之后,其中东方日升(1.2GW)、晶澳(近600MW)、天合(220MW左右)等组件企业出口量占据主导地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