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设备迎风起

   2020-12-30 每日财报评论
71
核心提示: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领先的企业,包括技术上的领先和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在投资市场上,每年都会有一个大的投资主题贯穿全年,去年

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领先的企业,包括技术上的领先和市场份额上的领先。

在投资市场上,每年都会有一个大的投资主题贯穿全年,去年是以5G和芯片为代表的科技股,今年则是新能源站在了舞台中央。新能源既包括了新能源车,也涵盖了光伏等新型清洁能源,大牛股隆基股份就是光伏产业链的典型代表。

在此之前,我们从多次撰文对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脉络做了介绍,今天《每日财报》重点介绍光伏设备产业链的情况。

平价上网时代已来,光伏设备先行一步

1877年 W.G.Adams 和 R.E.Day 研究了硒(Se)的光伏效应,并制作了第一片硒太阳能电池,被后世认为是光伏产业的元年,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光伏产业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平价上网时代已经到来,光伏设备作为产业的支撑势必要先行一步。

综合来看,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五个环节。2019 年,全球光伏设备产业的销售收入增至5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我国光伏设备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50 亿元,同比增长了13.6%,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1.4%。

展开来看,2019年中国大陆生产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在全球的占比分别为69%、93.7%、77.7%和69.2%;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产量排名世界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分别占有7、10、9、8个席位,形成了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具有全面的领先优势。

截止到2019年,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个制造环节毛利润分配占比分别为9%、25%、24%、42%。

先来看硅料,作为产业基础原材料,硅料早期也被国外封锁,但随后在政策的推动下实现国产替代。

晶体硅可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2008 年,晶硅电池上游多晶硅料出现紧缺,但随后开启放量,2008-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8.80%和36.67%。2019年,我国多晶硅有效产能达46.6 万吨,产量达34.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7.3%。至此,多晶硅原料的供应已经不再制约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硅片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开始以多晶硅片为主,但从2015年-2016年开始,以隆基股份为首的单晶厂商实现技术突破,大幅降低了单晶硅片单片成本。由于单晶硅电池具备更高的转化效率,导致单晶硅片对应的单瓦成本实现反超,比多晶更低,单晶硅片成为主流。随后产业不断进化,目前来看,大硅片化和薄片化是主流方向。

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器件最重要的性能特性,光伏电池片因此成为光伏设备的核心之一。目前竞争的主要就是BSF电池和PERC电池。

2019年BSF电池在全球市场占比约39.4%,同比下降20.6%,而PERC电池的市占率持续提升,2019年新建电池产线均采用PERC技术,并且对老旧电池产线进行技改,使得PERC迅速反超BSF常规电池,占据了超过50.6%的市场份额。

PERC电池逆转的根本就是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2019年,单晶PERC电池平均转换功率为22.3%,较2018年提升0.5个百分点,而BSF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足20%,而且提升速度较慢。

光伏电池片是将降本提效追求到极致的行业,技术进步是其永恒的追求,而技术的快速迭代也构成了光伏电池设备的核心驱动力。

HJT电池目前被认为是效率潜力较高的新兴电池技术,与其他几种晶硅电池相比,除成本较高外优势较大,其转换效率可达25.11%,叠加IBC技术后(HBC)效率可达26.63%,是所有电池中转换效率最高的一种。

组件也就是太阳能板,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光伏产业链末端,上游为生产材料电池片,下游直面终端光伏电站。通过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价格可以计算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组件在四个制造环节的价值占比高达48%。

但该领域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的局面,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球组件产能218.7GW,产量138GW,产能利用率只有63.2%。由于组件环节技术壁垒较弱,行业集中度不高,排名前十的组件厂商出货量的差距并没有被拉开,市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

2019年我国组件出口总额达1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兴市场的需求较为旺盛,未来能够更多的抢占新兴市场份额的企业有望胜出。

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领先的企业,包括技术上的领先和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如果未来行业订单放量,这些企业的受益情况要高于行业均值,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在硅片领域,行业呈双寡头垄断格局,2019年隆基(45GW)和中环(32GW)约占我国单晶硅片63%产能。目前市场上并存的有M2、G1、M4、M6和M12等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单晶硅片,其中M2硅片最早由隆基和中环联合行业其他多家厂商于2013年推出,并于2017年开始占据行业主流地位。

前文提到过已经进入大硅片时代,2019年6月,隆基推出M6尺寸(166mm)大硅片,8月,中环推出M12尺寸(210mm)大硅片,在该领域内,国内大概率不会再出现能够对这两家企业形成威胁的公司。

在电池领域,通威股份是全球最大独立第三方电池供应企业,眉山一期、眉山 二期、金堂一期各7.5GW产能全面兼容210尺寸电池,眉山一期产能已经于2020年4月投产,眉山二期及金堂一期计划分别于2021年4月及一季度投产,到那时,通威股份 210尺寸电池产能将达到22.5GW。

此外,公司对于 HIT、TOPCON、PERC+等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路线的多条技术路线进行了布局,避免被淘汰,战略上是正确的。

除了电池,通威股份还有硅料业务,公司目前硅料产能8万吨,其中单晶料占比95%以上,平均生产成本3.95万元/吨,其中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处于行业最优水平,成本优势推动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公司2021年产能有望升至国内第一。

在组件领域,2019年全球组件销量Top5企业市占率约45%,晶科、晶澳作为组件龙头,2018-2019年的组件出货量始终位于全球前两名。2019年,晶科的出货量达到14.2GW,遥遥领先。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伴随着出货量增长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头部企业的溢价能力也在提升,组件出口价格显著高于比亚迪、正泰电器、东方日升、韩华、阿特斯等企业。上文提到过组件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但这并不包括头部企业。

数据显示,目前晶科能源、正泰电器、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组件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5.3%、93.2%、92.5%、85.9%、78.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

上述企业可以说是在光伏领域优势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后,有望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