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尺寸统一有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023-03-23 黑鹰光伏
55
核心提示:全球双碳风潮下,光伏产业激荡,尺寸之争、价格战、供需博弈等因素引发产业冲突加剧,风险在加速聚集。在3月3日,天合光能首度向

全球双碳风潮下,光伏产业激荡,尺寸之争、价格战、供需博弈等因素引发产业冲突加剧,风险在加速聚集。

在3月3日,天合光能首度向行业全面公开210R(“R”代指“矩形”)产品解决方案及产业化可行性路径时,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呼吁“希望尽快实现硅片、电池与组件的尺寸标准化,共建行业先进生态,充分释放产业价值。”

张映斌认为,当前尺寸不统一的现象对整个行业的挑战是巨大的。比如当前市场已经有182、183、185、188、192等至少5种尺寸硅片,这相当于产业链中下游每一个环节跟尺寸相关的物料要全部准备5套,“这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意味企业的库存高企,价格剧烈波动将带来(库存)减值风险,要知道目前整个行业库存规模应该在千亿以上,一旦发生风险,损失不可估量。”

而据黑鹰光伏此前统计,截止2022年9月末,光伏上市公司存货规模就高达2971.13亿元,同比增长超60%。

为了实现尺寸标准化,在积累了近一年的量产和全球广泛的安装应用经验后,天合光能此次向业界全面公开210R产品解决方案,包括组件版型尺寸、安装孔位置、边框设计、材料工艺、包装物流等全套方案。“任何一个企业看到这些信息,都有能力来做这件事情(产品)。组件尺寸统一之后,行业也不必再担心尺寸的变化带来的损失、负担。”

据张映斌透露,天合光能新一代210R系列组件于去年4月正式发布,在不到一年时间里,210R系列组件已实现GW级订单交付,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超过20GW,甚至更多。

在活动现场,张映斌博士还与黑鹰光伏进行了一场对话,其还对最佳尺寸、创新方向、产线改造成本、行业生态、产能与市场预期等都做出了详尽解答,相信对读者会有一些借鉴意义,以下是张映斌博士接受黑鹰光伏专访的部分内容。

 

Q:天合光能此次“倡统一尺寸,建共赢生态”的初衷是什么?尺寸统一对产业的意义是什么?

张映斌:当前组件尺寸不统一的现象对整个行业的挑战是巨大的。

比如从硅片企业来看,如果做182、183、185、188、192等至少做5种尺寸硅片,这相当于产业链中下游每一个环节跟尺寸相关的物料要全部准备5套,电池及组件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带来的后果就非常严重了,首先是意味企业的库存高企,价格波动还将带来(库存)减值风险,要知道目前整个行业库存规模应该在千亿以上,一旦发生风险,损失不可估量。

再看客户侧。客户安装(组件)的时候,客户同样面临2256mm、2278mm、2335mm、2360mm、2465mm等5种不同的组件尺寸,在准备支架设计,包括排布的时候就需要5套方案。最关键的是,设计方案做好后,如果有一家供应商供不上货,弹性就变小了,对下游客户也是非常困扰的。

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再次呼吁倡导行业尺寸统一化。组件尺寸大一统后,行业可以减少浪费,集中力量,去突破更高的生产与发展效率,最重要的是这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

我们认为2235mm到2384mm之间还有很大空间,还有2450mm、2460mm、2470mm、2480mm,至少还有五六个尺寸,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做到2384mm,加速尺寸的迭代进程?

现在光伏市场非常广阔,每家组件企业出货量如此之巨大,每次改造都会伤筋动骨,不仅影响产能产出,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制造节奏,包括产品切换、认证等等,这个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我们想呼吁的行业尺寸一次到位的本质原因。

天合光能希望做一个倡导者,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和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Q:当前市场尺寸多样化的原因是什么?关于尺寸统一,天合光能是否和其他企业有过沟通,效果如何?

张映斌:当前尺寸不统一都出自于各企业想做更好(产品)的初衷,但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路径,这也是正常的商业决策。但我们更应该站在下游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一起推动让尺寸统一成为市场主流。

为了实现尺寸标准化,我们跟各大企业也都做了很多的沟通,有的企业非常愿意一起再充分研究。相信经过深思熟虑后,这些企业会做出适合自己企业也有利于行业发在的决定。

我们也希望通过行业标准委员会呼吁统一尺寸,希望能达成共识。当然这还是需要各方推动的,单个企业力量还是比较单薄的,我们希望借助媒体、行业协会还有下游客户一起推动尺寸标准化。这是我们在做的努力。

Q:您认为最佳尺寸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张映斌:我们认为210R在500W+产品系列中相对最优,当然未来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总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但在目前的时间点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认为这个尺寸相对更优。

因为210R组件和210组件一样具有低系统电压的优势,电压低3.5-3.6伏,在系统电压1500伏的情况下,组件电压越低,组件块数越多,在固定系统电压情况下,使用210R组件每串可以多串2片组件;在跟踪支架应用层面,一套跟踪支架电动、驱动都是一样的,相当于一个驱动可以带更多的组件,很显然相关的成本就会降低。综合测试BOS成本节省基本2-3分钱是没问题的。

另外一个优势是集装箱的装载量,现在的边界就是集装箱的长度,那就决定了组件的长度,如何在有限的组件长度里面塞更多的电池片,这样既能提高产品功率,又能实现降本目标。经过我们测算,(210R)可以增加5.4%的装载量。现在光伏行业面向全球客户,物流成本也是企业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在(210R)这个尺寸上几乎已经没有想像的空间了,可以说,在500W功率档位产品中,这个尺寸已经是极致设计。未来企业可以专注于其他方面的改善,减少浪费。

更为重要的事,(210R)对光伏行业发展也极具价值。企业只需要做一个微小的变动,就能带来20-30W的功率提升,无形中把产业链既有设备的生命周期都延长了。我们都知道现在PERC产能至少300GW以上,相当于每一种设备上面只要做了这个微调改造就增加20-30W,这对产业链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更高效率、更低生产成本这是光伏第一性原理和发展的底层逻辑。尺寸统一这个事情利于企业,也利于客户,更利于行业发展。

Q:天合光能自2022年4月推出基于矩形硅片的210R产品至今,目前市场扩展情况如何,对未来有何预期?能否再详细介绍下该产品主要创新点有哪些?

张映斌:去年210R产品出货量合计约为3GW,今年我们的目标超20GW,现在客户已经认可了产品价值,需求比较旺盛,也可能还会超过这个目标。

我认为假设未来尺寸标准化、统一化能够形成,210R产品的市场占比会非常大。特别是在分布式市场,原则上讲矩形硅片组件就是为分布式市场全面打造的产品,和未来分布式的市场占比是一致的。

该产品最大的创新点是,过去正方形的理念完全被打破,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开了行业先河。自从去年4月天合光能推出210R组件后,现在很多组件企业都在做矩形电池组件,代表这种思想正在被行业所接受,上下游产业链都比较认同产品的价值。

我认为是个好事,特别对一些新进入者可能是很好的启发和参考借鉴。在这个基础上,利于产业链更早实现尺寸统一化,以及实现更深度的协同合作。组件尺寸统一之后,行业也不必再担心尺寸的变化带来的损失、负担。

Q:还有个细节,刚才您说了,去年大概天合光能210R产品出货量大概3GW左右,是不是海外的占比居多?

张映斌:是的,是海外占比居多。

不过,今年国内210R产品也是供不应求。我们自去年四季度把210R产品引入国内市场,一开始在分布式领域就反应非常迅速,很多屋顶上已经开始应用起来了。

一般来说在地面电站推一款新产品要经历半年周期,但是从去年四季度推广到现在,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天合光能中国区已经接了好几百兆瓦的地面电站的订单了。这款组件是瘦长形,比较适合山地电站应用,中国很多地面电站的地形不是那么平坦,所以这样一款比较灵活的组件在山地电站比较受欢迎,才会有这么快的推广成果,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它的接受程度。

Q:现在210R产品从上游原材料制造等角度看,降本增效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映斌: 比如在电池侧,同样一台制绒机,例如7千片每小时,做的是210×182和182×182,很显然面积多了10%,就是会把通量降下来,非硅成本就会下降。组件也一样,组件功率高了大概20-25W,在相同人工自动化情况下,功率就提升了大概5%。从产业链制造角度来看,成本就是降低了,客户侧的BOS成本降低也是确定的。

从第一性原理思考,同样一批设备制造出来更高功率的产品,是不是产业链的投资价值也延伸了?

事实上,我们希望慢慢淡化182、210的概念,210×182可以说是210向下兼容,其实也可以说182×210是向上兼容,这对行业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是一次突破,并且制造能力上大家能够做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实际上,今天企业做210×182,会集聚很多能力,可以为未来的210×210做好充分准备。为什么这样说?这就涉及到行业发展的本质思考了。行业一定是会向上、向前发展的。回溯过去几十年的光伏发展,就是产品功率效率不断提升,度电成本不断下降的过程。只要有价值的技术、产品,就应该鼓励、包容、支持,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成长。

据我们试验测算,210×210是可以轻松做到670W的,并且在N型时代可以做到690W+,甚至有机会突破至700W+,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很多企业跨越到210×210是有难度的,无论从硅片还是电池组件制造都很困难。但如果先一步,做到210×182,下一步再做到210×210,就会很顺畅。

Q:如果其他企业将生产线改造成210R,需要多少成本,改造周期大概需要多久?

张映斌:如果从182改到210R,电池企业需要投入改造升级费用900-1000万元/GW,组件厂商的改造费用约为250-300万元/GW,改造周期大概一到两个月时间。

这里特别说明一点,如果182向其他矩形尺寸18X改进,所需要的成本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呼吁行业尺寸一次到位的本质原因。

Q:同样210R的产品,P型和N型在技术上会有不同吗?

张映斌:并没有特别大不同,增益是一样的。210平台兼容性非常强,无论我们未来的任何一个新技术,只要是硅基的,基本上是完全兼容的。

其实210+N价值是相互加持的。好的技术加上好的平台,会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可以迸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所以我们始终秉持这样一个理念,210+N能让领先更领先。

Q:请问,210R产品从研发到量产耗时多久?在产业化路径中遇到过哪些挑战?

张映斌:任何一个企业要做技术创新都不容易,我们在产品设计、认证、行业生态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实际上,在210R产品发布前一年我们就已经筹备好了。

初期在原材料供应上遇到了一些挑战。因为天合光能以前没有(制造)硅片,我们找了很多家硅片供应商来沟通,但开始很多企业觉得这个新产品会不会成为主流,有些顾虑。但在我们阐述(产品)价值后,很多企业管理层逐步认识到它的竞争力,成功得到他们的支持,有五六家企业为我们做了210R硅片。

Q:此次,天合光能210R产品解决方案的全面公开,这与之前天合光能发布的白皮书有何不同之处?

张映斌:过去开发布会只是讲一个产品结果,这次我们公布了很多关键细节及数据,比如边框的尺寸、高度、温度系数、电流等产品参数,甚至包括产业化的情况、目前制造的良率电池组件、装箱物流等等。

这些数据都是经过我们大量验证的,并且都是实践中的真实数据,任何一个企业看到这些信息,都有能力来做这件事情。大家也不用担心产品可靠性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实现了GW级的出货量了。

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做210R产品,以便以后实现尺寸统一及标准化,这对行业意义巨大。

我们天合光能始终秉持“利他”理念。以前发布的7大白皮书,以及现在公布的210R产品解决方案,初衷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在利他中利己,企业除了自身的发展,还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天合光能一直秉持的精神,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天合光能希望倡导全行业尺寸统一,同时也希望让行业内更多企业听到这个声音,我们一起把生态做好。特别是在当前各种国际环境压力下,我们更需要一起来做好一件事情,让我国光伏行业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谢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