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苏州的光伏背板龙头中来股份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25亿元,主要用于单晶电池智能工厂一期项目。8天前,中来股份宣布进军上游硅料领域,拟投资140亿元。
这并不是个案。近一年来,在光伏产业链中,硅料市场集中度过高、国内硅片生产需求逐步释放、海外需求走高的背景下,高价硅料成为了光伏产业的焦点,头部企业密集涌入该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头部公司大规模硅料扩产计划已近2700亿元。
作为中国光伏重地,江苏汇聚了全国一半左右的重点光伏制造企业。在此次抢“硅”投资潮中,江苏既有行业老玩家扩产,也有下游企业向上游硅料项目砸钱、新企业跨界。
作为“硅料新兵”,毛纺巨头江苏阳光集团于去年12月宣布投资351.5亿元建设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包括10万吨多晶硅、15GW单晶拉棒、15GW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
另外,2019年起进军硅料的“年轻玩家”无锡上机数控,也于2月25日宣布再投资118亿元扩产。无锡的大全能源近年来也持续扩产提速,产能规模动辄几十亿、百亿级。
动辄百亿投资,为何市场对硅料如此疯狂?分析认为,需求高企和价格连涨是此次大规模投资潮的核心原因。
相关人士称,硅料扩产需要较长的建设时间,在行业生产周期中,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使得上下游博弈中硅料价格上涨。交银国际报告和中国光伏协会数据分别显示,2020年光伏硅料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比87.5%,2021年硅料价格最高涨幅达224%。今年以来,硅料价格涨势延续。截至3月25日,硅料价格已迎来十连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0万元-2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58万元/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曾表示,此轮硅料涨价潮,是阶段性资源错配导致供需矛盾被产业链各环节放大。在此背景下,及时有效扩建产能是在产业机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一般来说,大规模投资一定会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和升级。但是,企业争相涌入后,是否会带来白热化竞争?硅料产能是否会过剩?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企业有应对之举。一方面,多家企业选择通过长单方式与下游企业锁定硅料订单,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红海竞争。上个月,大全能源公告宣布再获一笔四年期长订单。仅2020年底,上机数控就与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签署了两个百亿长单销售合同,合计为215亿元。
另一方面,市场普遍看好2022年的硅料价格趋势,但不认为会持续到2023年甚至2024年。有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表示,今年硅料价格依旧会保持高位,但是随着今明年产能的加速释放,将促进价格回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