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近日掀起扩产潮,产能过剩隐忧浮出水面。
6月7日,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同时发布百亿级扩产公告,引发市场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截至收盘,隆基绿能股价报27.5元/股,跌幅0.58%,通威股份股价报31.51元/股,跌幅1.9%,均创一年内新低。
头部公司扩产潮
隆基绿能公告称,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总体规划分为三期,其中一期为年产20GW单晶硅棒项目、12GW单晶电池项目,二期为年产12GW单晶电池项目,三期为预留扩产和配套产业链项目;同时配套建设隆基全球创新中心项目。
项目预计投资额约125亿元。一期项目预计投资金额75亿元(含流动资金),二期项目预计投资金额35亿元(含流动资金),三期项目投资金额需另行预估,配套隆基全球创新中心项目预计投资约15亿元。
引人注目的是,通威股份也公布了一份105亿元的扩产计划。公司拟在成都市双流区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根据通威股份规划,2023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将超过38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80GW-100GW,组件产能达到80GW。
6月6日,晶澳科技也公布了一体化产能扩建项目,拟斥资60.2亿元投资项目为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
5月25日,晶科能源公告称,拟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60亿元(含流动资金)。公告显示该扩产计划共分四期,建设周期约二年,每期建设规模为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各14GW一体化项目,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投产,二期项目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三期、四期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但这份扩产计划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要求企业说明扩产所需资金的具体投入与筹资计划,以及相关资金投入是否会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新建产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4月18日,光伏老玩家天合光能公告称,拟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0GW新一代高效电池项目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而在2月份,天合光能还宣布,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8.65亿元,用于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建设及补流还贷。
过剩担忧已遭实锤
针对光伏巨头们动辄上百亿的扩产计划,投资者担心产能过剩已经出现端倪,将从上游的工业硅到多晶硅,到是硅片、电池片,然后发展到组件。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全产业链均出现过剩的情况下,头部企业还受热钱驱动疯狂扩产,届时价格和利润要怎么办?行业洗牌势不可挡。
为什么担忧产能过剩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近期“光伏茅”隆基绿能最新发布的单晶硅片价格。
截至5月29日,“单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单晶硅片价格由6.3元人民币下调至4.36元,降幅30.8%;“单晶硅片P型M6 150μm厚度”单晶硅片价格由至5.44元人民币下调至3.81元人民币,降幅30%。而在4月,隆基绿能更新的单晶硅报价时平均价格下调仅3%,如今一下子跌去三成,实属罕见。
6月1日,TCL中环也公布大幅下调硅片价格的消息,最大降幅24%。其中,182尺寸的150μm厚度P型硅片最新报价较其5月11日的价格下调24%,182尺寸的130μm、110μm两种厚度N型硅片价格也下降近24%。
几家巨头争相降价,直接反映的事实就是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市场需求在下滑。
就在5月24日召开的上海SNEC光伏展会上,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表示:“产能过剩可能是下个月,可能是下个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甚至当然也有可能是到明年才会发生,但越发生得晚,可能下一轮过剩的程度就会越强。而隆基也已经储备了500亿元的现金,准备迎接未来2-3年的行业洗牌。”
他预计,过剩导致的行业洗牌会让超过半数的光伏企业退出市场。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市场需求可以容纳下这些新增产能。不过,有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俄乌战争背景下,虽然海外光伏需求在加速,但是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的缓解,其对我国光伏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下滑,因为其他国家的光伏企业也在高速布局和发展。
板块股价整体承压
业内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已经直接反映在二级市场。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按照中信行业分类共有23家光伏企业,截至6月7日的近一个月,股价跌幅超过10%的企业有9家,其中包括:隆基绿能、福斯特、向日葵、TCL中环、通威股份等。
数据还显示,今年初截至6月7日的区间内,23家光伏企业中有19家股价整体下跌,除了振江股份、亿晶光电、上海电气和易成新能四家企业上半年股价呈现上涨趋势外,其他19家均是下跌常态。其中,福斯特、隆基绿能和金辰股份跌幅均超过30%,福斯特跌幅近四成,隆基绿能股价跌幅34.93%,金辰股份跌幅30.2%,通威股份跌幅11.5%%。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