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广东加速构建特色科普产业体系

   2023-07-28 南方网
63
核心提示:近日,据广东省科技厅消息,广东已形成全省大科普格局,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广东正加速推动科普产

近日,据广东省科技厅消息,广东已形成全省大科普格局,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广东正加速推动科普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新模式,聚力提升产业化发展能级,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

全省科普大格局形成  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时强调,要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广东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省市联动,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科技场馆体系,加速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入探索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新模式等,推动全省大科普格局形成,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8%,比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今年暑假,科普游异常火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等科技场馆门庭若市、人潮涌动。广东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中心今年暑假单日接待游客量已突破2万人次。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广东科学中心在开放12个常设展馆的基础上,近期还引进了澳大利亚的“行星先锋”主题展,同时在7月26-30日期间安排了8场研学活动。作为市场化运作的科普基地代表,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在7月25日-8月31日期间,也将安排超过30场科普研学活动,让广大群众走进博物馆,体验科学魅力。

广东省科技厅表示,近7年来,广东省科普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场馆建设已形成体系,科普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广东整体科普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广东目前建有广东科学中心等综合科技场馆共38家,其中省、市级16家,县级22家;正在建设中的广州科学馆、深圳科技馆(新馆)建筑面积分别达8万平方米和12.85万平方米。校园科学馆(室)建成131所,基本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县(市、区)全覆盖。

除了推动科技场馆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的“蓄水池”作用外,广东还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入实施,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共同体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让重大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惠及全社会。截至目前,广东已建设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72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79家,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92家。科普人才方面,广东全省共有科普专职人员近1万人、兼职人员近7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13.7万人。

打造广东特色科普产业体系  规模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科普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高投入、慢回报的工程,仅靠公益化投入远远不能“解渴”。日前,广东召开全省科普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广东粤科普集团同时揭牌成立,这意味着广东科普产业化正式吹响冲锋号。

会议强调,要积极探索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新模式,着力培育壮大科普产业,推动实施科普产业繁荣工程,提升科普产业化发展能级,力争广东科普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以成立广东粤科普集团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普产业化、市场化,支持深圳、江门等市组建科普产业集团,加快推进科普展览、科普图书、科普旅游等产业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表示,广东将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科普产业繁荣工程,制定出台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兴办科普企业和发展科普产业;支持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个人或外商资金参与联合组建产业基金,逐步实现科普产业投资多元化;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科普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到2025年建成科普产业基地10家,培育科普产业领军企业50家,推动科普产业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公益性科普事业与市场化科普产业同步发展。

同时,广东还将探索建设科普产业园,引入和扶持一批优秀科普企业、龙头科普企业,搭建科普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普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加快推进科普展览、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玩具、科普旅游等科普产业发展,促进科普与教育、医疗、旅游等融合发展,催生具有科普功能的新业态,推动科普产业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