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3日,2023第四届CDI开发区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是中国开发区领域规模大、层次高、具有影响力的大会,也是中国开发区政策解读、趋势发布、创新模式分享的创新智库,是政企合作交流的高端平台。威海市政府副市长赵宝钢就威海开发区创新发展情况,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
开发区是威海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目前,威海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综保区;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别是威海南海经济开发区、文登经济开发区、荣成经济开发区、乳山经济开发区。
威海的开发区主导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和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化工、新能源、生物科技等。2022年,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超70%。在这些开发区的推动下,多年来威海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2022年威海地区生产总值为3408亿元,人均约11万元,居山东省第六位。
“本次大会以‘科创新生、碳索未来’为主题,探索零碳园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路径,这将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很好的创新实践,有利于激发更多的产业创新和低碳经济的新思维,成为促进开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赵宝钢表示,近年来,威海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着眼双碳目标,抢抓“绿色风口”布局新兴产业,促进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着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威海聚力创新驱动引领,塑造发展新框架。威海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百强。创建了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组建了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形成了“1院”引领、“4平台”支撑、“20机构”加盟的“1+4+N”创新平台体系。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7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25家。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山东省第4位,企业创新指数居全省第1位,稳居第一方阵。近日,威海市政府印发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为未来进一步发展绘就了蓝图。
威海聚力产业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业体系。威海持续发力培育壮大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9%,山东省最高。同时,实施绿色制造企业培育计划,在全省率先出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评价办法,目前绿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10%,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绿色供应链企业6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家,建成省级绿色工厂14家,数量列全省第一梯队,生态工业园区数量全省第一。全市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威海聚力海洋产业发展,探索蓝碳经济发展路径。威海以海洋产业为引领,构建海洋生物种业、海洋生态养殖、海洋生物制造、海工装备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威海海工装备产业拥有各类企业300多家,船舶修造能力全国领先,其中,高端客滚船、重吊船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有10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威海海参、鲍鱼、牡蛎等海产品年产量300多万吨,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年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成为威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威海大力发展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以爱伦湾海洋牧场为例,该公司发展水面、水体、水底立体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年均收益提升30%,固碳量持续增加。荣成农商银行经过测算,对爱伦湾海洋牧场发放海洋碳汇贷2000万元,成为全国首例以海产品养殖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为质押的“绿色贷款”。上述海洋发展模式已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全世界推广。
威海聚力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提升产业和开放水平。威海有着山海如画的自然生态,海岸线长达968公里,占山东省1/3,占全国1/18。今年威海旅游市场火爆,成为国内新晋“网红”城市之一,旅游消费强劲复苏,主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规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4.8%、81.8%。着眼对韩区位交通和仁川通达世界的运力优势,创造性提出威海—仁川“四港联动”国际物流一体化构想,推动威海海港、空港与仁川海港、空港联动发展,物流成本降低30%,时间缩短5小时,这为跨境电商突破韩国、通达全球带来更广阔前景。2020年,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正式落地威海综保区,开展对韩跨境出口业务,今年速卖通正在新建5万平米仓库,将进一步利用威海对韩区位优势开拓日韩市场,预计年带动跨境电商出口额超40亿元。
威海聚力优异的资源禀赋,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围绕核电、风电、光伏、水电、余热利用等清洁能源产业谋篇布局,打造荣成核能、乳山海上风电装备、文登多元储能三大产业基地。目前,威海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58万千瓦,占电力装机容量的47%。规划到2025年,全市规划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800万千瓦,装机占比将达到75%以上,未来全市市域全社会用电量、市区供热将完全由清洁能源供应,有望成为全国首个“零碳”城市。不久前,威海银凯特工业园区获得了由山东省主管部门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威海首个通过建设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形成正负抵消,实现园区碳中和并取得认证证书的工业园区。近期,远景能源在乳山投资建设的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能源供给和消费两端为突破口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结构优势、挖掘产业潜力,加快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成为社会新风尚。”赵宝钢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