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五大行绿色信贷规模1.3万亿

   2013-04-02 金融投资报
72
核心提示:连日的晴好天气一扫成都本地的阴霾,不久之前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防霾装备热销而生出的雾霾经济也渐渐偃旗息鼓,但随着五大行2012

连日的晴好天气一扫成都本地的阴霾,不久之前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防霾装备热销而生出的雾霾经济也渐渐偃旗息鼓,但随着五大行2012年年报的出炉,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步入公众视野。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银行业过去一年“绿色信贷”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上,可以说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根据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记者统计出各自五大行2012年绿色信贷规模已经累计达到1.36万亿元,在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项目获得重点支持的同时,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行业的信贷不仅全面收紧,也在加快退出。

不过,记者了解发现,虽然“绿色信贷”已经连续多年推广,但成都本土的环保行业却受益有限,尤其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小企业领导决策者,大部分都表示“绿色信贷”只是看起来美好,实际上公司受益有限。

绿色信贷规模超万亿

从五大行各自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2012年每家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比之2011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截至212年年末,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274.80亿元,比年初增长8.74%,新增“绿色信贷”项目316个,“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全年支持环保及节能减排贷款客户1318户,贷款余额1522亿元。

截至2012年年底,工商银行环境友好及环保合格客户数量及贷款余额占全部境内公司客户数量及贷款余额的比例均保持在99.9%以上。其中,投向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经济领域贷款余额合计为5934亿元。

2012年,建设银行重点支持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节能降耗技改项目,以及属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成熟商业项目,全年累计发放清洁能源贷款1979.43亿元,循环经济贷款260.06亿元,环境保护相关贷款156.88亿元,贷款总额2396.37亿元,占所有贷款比重达3.37%。

至于交通银行,2012全年累计支持节能减排授信余额1440.28亿元,以该行重点支持的清洁能源行业为例,报告期末,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信贷余额为347亿元,在全部电力行业授信余额中占比34.4%,较2011年提升5.5个百分点。

此外,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各家银行均不断创新用能企业融资模式。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在发杂很难绿色信贷的同时,倡导“绿色生活”的环保理念,并在2008年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推出金穗环保卡,此后不断加大发卡力度,推进金融环保卡持续使用,截至202年年末,共计发卡77.76万张,当年新发卡7.27万张。

总体而言,五大行均继续对“两高一剩”行业限额管控,用信贷手段协助淘汰落后产能,电力、钢铁、纺织等行业贷款占比不断下降,绿色信贷审批均实行一票否决制,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项目。

中小企业实际受益有限

建行四川省分行人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早在2009年,建设银行就创新推出"民本通达"服务品牌,它是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导向,针对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领域的全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环保益民"作为"民本通达"五大子品牌之一,是建行全方位支持环保产业的重要阵地。实际执行中,建行四川省分行积极研究制定绿色信贷指引,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及各类节能减排项目、生态保护项目贷款的支持力度,同时大力推动相关供应链融资产品创新。”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各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普遍选择与地方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北京分行支持中节能集团环保产业发展的信贷资金已超过20亿元,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是国内节能环保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以清洁能源发电、环保水务、工程承包和低碳园区等节能环保业务为主,贸易、健康产业等其他业务为辅的发展格局。

至于各地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从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成都本地环保从业人士的反馈来看,要么他们此前并不知道银行有相关的绿色信贷政策,要么是在申请中存在一定困难,难以获得审批。

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一家有害气体监测企业高层管理者熊先生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我们企业每年营业额过亿,尽管银行对我们行业有一定的政策优惠,但贷款仍然难以获得。最明显的障碍就是抵押物的问题。”对很多环保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而不是可见的土地、建筑的等资产。“技术很难评估,非专业人士根本就搞不懂其内涵价值。”“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银行有相关政策,我们整个团队也就才几十人,很难得到银行授信。”徐震的企业专注于环保系统集成领域,他这样告诉记者。“企业规模偏小,无法提供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就难以获得贷款。”熊先生说,这是中小企业银行渠道融资的障碍,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即使是绿色环保行业,也难以获得青睐。“除了政府的相关项目资助外,引入机构投资者仍然是我们的首选目标。”这是两家企业管理层的一致看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