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碳排放市场首先要有统一的度量衡,7个试点(省市)不是用统一的度量衡。那现在出了第8套方法,那么这套方法会不会成为未来全国性市场里的度量衡?或者说它怎么和其他7套整合?”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与能源团队主管宋然平
虽然各国在气候谈判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早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手段,碳交易和碳税在各国的减排实践中被广为应用。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也已相继“开闸”。目前确定的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湖北、深圳和重庆)中,深圳已于6月18日开始交易,北京定于11月28日启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11月23日落幕的华沙气候大会期间表示,今年年内,七个交易试点中有5个可能开始进行交易。
11月20日,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与能源团队主管宋然平在接受早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觉得碳市场在中国的命运,还是一个比较不确定的事情。”宋然平对中国会不会有全国性碳市场,以及全国性碳市场推出的时间,持观望态度。
此前的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钢铁、化工、电解铝、发电、电网、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等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宋然平指出,与其他国家出台的强制性报告相比,国家发改委的这套核算方法在数据质量方面尚缺乏相对清晰的规定和要求。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发改委这10个行业的东西是和7个碳交易试点是平行的,本身可能缺乏一定的协调(性)。”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碳排放市场首先要有统一的度量衡,7个试点(省市)不是用统一的度量衡。那现在出了第8套方法,那么这套方法会不会成为未来全国性市场里的度量衡?或者说它怎么和其他7套整合?如果说它们能整合成功,或者说以1个为主,其他的往那边靠,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度量衡方法,这无疑是碳市场里面必不可缺的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曾指出,中国能源价格太低,可以通过出台碳税等做法干预价格。
对于中国是否会出现“碳交易+碳税”双轨制,宋然平称,两者从两个不同的链条上进行监管,所以具有一定可能性。
世界资源研究所作为全球性独立智库,曾于去年和国家发改委签署了以加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合作为目的的谅解备忘录,并曾组织中国高级别官员赴美,就低碳发展进行考察和交流。
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
可能提至45%甚至更高
东方早报:目前国际上在衡量一个国家应该排放多少温室气体时,除历史责任、国家能力和内部情况等因素之外,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宋然平:这是一个各国之间的博弈过程。一般来讲,讨论的问题有历史、经济、内部情况、累计排放和累计人均排放,这些都是定排放量的常用方法。但最后,是在一个大的限制因素之下,即在2℃目标之下,有多少排放空间,这可能是最核心的一点。(编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目标是,到2050年将全球气温变化控制在2℃。)
东方早报: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目前来看中国是否会将碳减排强度提到上限的45%甚至更高?这会带来多大的增量成本?
宋然平:据我所知,政府内部是有这样的提法。但这个说法还不是一个公开的态度。我知道有不少国内专家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觉得这是可能的,甚至有国内专家觉得有可能比这个更超。但是能不能够被政府正式采用,成为一个官方的目标和承诺,以及它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做这个事情,那可能是一个谈判策略或者时机的问题。
与政府比较接近的智囊,不仅是单纯做研究的机构,而且是跟政府走得比较近的,对这几个问题都有讨论。我知道,有专家觉得可以以不多的增量成本实现(45%以上的碳减排目标)。以前研究是说在40%~45%这个区间里,增量成本不会上升得特别快。一旦超过这个区间,上升可能会很快。这是前几年的研究结果了。
东方早报:中国已把“十二五”时期碳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分解到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建立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这一方案是否可行?目前来看实施效果如何?
宋然平:这个东西已经分了一段时间了,当然是难度很大,但我相信还是有可行性的。毕竟“十二五”的分配方案比起“十一五”,(制定)过程中有更多的交流和博弈,因为也有很多的数据基础和经验在里面。而且从中国政治体制来讲,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别的国家可能国家统领能解决问题,但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还是需要地方一把手亲自抓才能抓起来。所以,分解的最大意义在于把责任落实到地方一把手身上,我觉得很有中国特色,也挺适合中国的体制。
相关数据每年都有,去年好像还可以。
碳核算方法待整合
东方早报: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钢铁、化工、电解铝、发电、电网、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等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这套方法与国际上已有的基于行业特点的标准相比,有何差异?全面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怎样的挑战?
宋然平:其实它的这个方法从大的框架来讲,是遵循了国际通用标准,包括国际通用的ISO标准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等。不同之处在于很细节的地方,包括有些排放源包括或是不包括,这可能每个行业都不一样。这本身不是很大的问题。国际上比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它们的核算方法都不一样,但都在一个大的框架内。
至于面临的挑战,我觉得比较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其他国家出台的是一个强制性报告,所以对于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怎么保证数据质量、相关人员要求,都有较明确和清晰的规定。而国家发改委新推出的这10个方法更多是一个核算和计算方法,它有保证数据质量的部分,但写得比较粗,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另外一个挑战,是目前国家发改委这10个行业的东西和7个碳交易试点是平行的,本身可能缺乏一定的协调性。比如说深圳现在已经开始交易了,其他碳试点也基本上做完或者正在做温室气体核查工作。他们所依据的方法和国家发改委的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在同一个国家之内,这种所谓的“碎片化”问题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障碍。
这个问题的出路,我觉得是要通过一段时间做一定的整合,把它整合成一套所谓完整性的方法。比方说现在7个试点,各自都有一个核算和报告的方法和准则,加上国家发改委又出了1套。换句话说,现在有8套差不多,但又不完全一样的方法。那么怎样把这8套整合成1套?国家发改委可能要花一定的时间,由国家出面或国家层面把8套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东西。这是从核算范围来讲的,同时还要大量补充关于数据质量的内容,来保证这个数据是高质量的,包括企业能力建设,这些都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整合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有一些试点是已经公开了方法,公开的方法里面肯定是存在差异的。有些试点没有完全公开方法,有些文本不是公共可以获取的数据,所以我也不好评价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但差异肯定是有的。
东方早报:国家发改委的核算方法还是基于企业自愿减排,这是否会削弱具体的实施效果?今后是否会出台强制报告政策?
宋然平: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很多地方的省和市,会在这个方法上建立一个地方性的强制性机制,我相信这是非常可能发生的。“十三五”提出建立全国性的强制报告机制也是很可能的。自愿机制只是提供了技术上的一个标准,至于具体怎么去实施,我相信短期之内地方会有强制性的报告出现。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猜想
东方早报:一套完善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将对碳交易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宋然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碳排放市场首先要有统一的度量衡,现在7个试点不是用统一的度量衡,又出了第8套方法,那么这套方法会不会成为未来全国性市场里的度量衡?或者说它怎么和其他7套整合?如果说它们能整合成功,或者以1个为主,其他的往那边靠,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度量衡方法,这无疑是碳市场里面必不可缺的一环。
以前一直没有国家层面的一个说法,7个试点都有方法,但都是地方性的,所以国家发改委这套东西最大的用处是,第一它是国家性的一个东西,有一个全国性的统筹作用,虽然目前来讲地方性的还在,并行不悖。我觉得,短期内可以观察这7套方法怎么和国家发改委这套方法进行协调,最后很有可能国家发改委这套成为一个国家性的东西。
但毕竟那7套方法已经在用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交易了,那至少在交易期内不是很适合去改,这涉及到公平的问题。不过,好处在于,7个都是试点,试点时间一般是到2015年结束,有可能在2015年结束的时候会有相关调整。
东方早报:那目前国内几套温室气体排放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对于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来说是不是一种阻碍?其他国家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协调过程?
宋然平:这是一个阻力。比方说一家水泥厂,放在广州,或者北京、深圳、武汉,因为适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可能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肯定是(比较困难)。在衡量之前肯定要先解决度量衡的问题。要建立统一市场的话,这个问题肯定要解决。
有的国家也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比如说美国,美国现在有一个强制性的报告机制,然后在加利福尼亚它有自己的一套核算方法,美国国家环保署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包括西部地区也有一套方法。他们也是经历了统一和协调的过程。美国后来国家层面出台的东西就和加州的进行了协调,加州方法首先是满足美国的方法,但比美国的方法有更多的细节和更高的要求。就是有一个向上兼容的概念在里面。
但是因为中国碳交易一下就弄了7个试点,所以这个(协调问题)可能更明显一点。别的国家没有同时出现那么多的碳交易试点。
“碳市场+碳税”
东方早报: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的运行状况如何?
宋然平:不同省份的情况都不一样。像深圳现在已经在运行,目前是第一年,所以也很难做一个很完整的判断。但是至少交易是活跃的,价格是波动的,虽然交易量不是很大。比如北京市这个月月底就要正式宣布启动碳交易市场,拭目以待吧。还有几家也在准备中。我觉得目前的状况还是挺参差不齐的。
东方早报:国家现在是不是也是根据这几个试点的状况来决定是否全面推开?
宋然平:有这样的观点。也有跟政府比较近的智囊机构说,可能重新去设计一套系统,参考一下这几个东西的内容。其实要点都差不多,只不过是(考虑)重新设计一套完整的,还是从这7个里面挑一个去做。这只是研究者们在做的事情,目前并不构成一个政策。
东方早报:今后是不是会出现碳市场和碳税并行的情况?
宋然平:有可能并行,两个都做。很多国家两方面都在做,但他们的稽征方式可能也不一样。但现在都是建议,还没有出现政策。
主流讨论的碳税方法都是从生产者那边稽征的,就是我生产煤矿或是燃料,那么从我这边征碳税,或者以资源税的名义征碳税的一部分。这和我们现在做的一切从排放者这个角度去进行,完全是不同的链条。这个是我烧煤的时候,根据我烧多少煤、多少排放量来做这个交易。碳税是卖煤的时候就把这个价格加到里面去。所以,是从两个不同的链条上进行监管。现在很多的讨论是以环境资源税的名义做碳税,这还是很有可能会推进下去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