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数载,湖北省在碳排放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12日,湖北首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区正式落户咸宁市通山县,成为我国碳交易领域的开路先锋。
就在不久前,作为国家确定的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我省《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已进入公示阶段,最快今年年内有望修订出台,被纳入试点的企业达到153家。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楚天金报采访时均表示,随着行业立法、基础数据和企业认识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条围绕“碳交易”的产业链将会次第展开。
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区起步
每户可增收160元
你相信吗?你种下的每棵树,在被砍伐之前就能为你带来真金白银。“不仅对企业,碳(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机会。”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海告诉楚天金报记者称,一旦启动碳排放交易,减排将能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首个试点通山县为例,假设每单位自愿减排量的价格是40元,仅森林碳汇一项,该县每年的收入就可达到680万元。此外,沼气项目也将拥有360万元收入,每户每年平均可增收160元。
为什么落户通山?对此,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海告诉记者称,除当地政府表现积极外,该县拥有具备开展碳交易试点的先天优势。
据统计,通山现有国有林场14个,占全县国土面积9.5%,林场温室气体年减排量约为17万吨。
什么是碳排放交易?简言之,就是企业被限定排放额后,如果要多排放,就需要购买额度。如果排放的二氧化碳少于计划,那么企业剩下的排放额度也可以出售。
据悉,此前,通过碳交易所平台,我省已有两家企业以20元/吨的价格购买到自愿碳减排指标2万吨,成交额40万元。“花钱买碳排放量,这就逼着企业想办法去减少排放。”王海告诉记者称,如此一来,整个社会将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我省已编制完成全国首个碳盘查执行标准”。
根据规划,未来一个半月内,《湖北省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望出台,153家企业将被纳入试点范围。
将催生“碳资产”产业链
就业机会新增25%
显然,碳排放的空间值得想象。
谈及试点,光谷联合交易所董事长徐春江就表示,通山将为湖北甚至全国的碳交易、碳资产管理及碳金融体系提供有益探索,“促进碳资产概念在企业中形成,将逐步构建起一个新兴的碳市场”。
资料显示,即将出台的《管理办法》中,纳入试点企业的年耗煤量均超过6万吨,主要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电力、有色金属、玻璃、造纸等高能耗行业。
拥有美国环保署多年工作经验,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丹告诉记者称,参照国外经验,碳交易可为当地新增25%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碳资产管理’产业链,而不仅是个交易”。“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参加培训。”
在采访过程中,上述业内人士均告诉本报称,围绕“碳交易”,国内将出现一批提供碳核查、碳交易清单编制和培训、咨询服务的公司,“这在国外已经很成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