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保定:新一轮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低碳转型

   2014-05-07 新华能源
59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京津冀地区笼罩在大气污染的阴影之下,成为雾霾频发的重灾区。保定作为京津冀地区7个进入全国重污染前10位的城市之一

近几年来,京津冀地区笼罩在大气污染的阴影之下,成为雾霾频发的“重灾区”。保定作为京津冀地区7个进入“全国重污染前10位”的城市之一,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2014年有望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破题之年,保定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成员,由此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面临的重大课题。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推进低碳转型是“治霾”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综合目标的着力点。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在4月30日举行的“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保定高端对话上表示,作为全国首批8个低碳城市试点中唯一的地级市,保定探索低碳发展的道路具有典型意义。

发展中城市的“两难”困惑

按照“十二五”规划关于开展低碳试点的部署,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在全国42个省市开展了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参与试点的地区探索了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实践形式。

2010年7月,保定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资料显示,保定市辖26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总面积2219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00多万。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2650亿元,财政收入324.8亿元。

据保定市市长马誉峰介绍,保定市低碳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3年,保定市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累计下降12.94%,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累计下降13.25%。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何建坤对保定的低碳试点工作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对照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全国目标,保定确立的下降50%的碳减排目标在全国都是较为领先的,保定打造的“中国电谷”也给全国提供了低碳产业链的支撑。

然而,由于经济实力还未达到发达城市水平,仍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的贫困县,保定在探索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也曾有过担忧。马誉峰坦言,一些人领导干部担心会影响GDP增速,一度引起争议。

困惑的不仅仅是保定。河北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赶顺指出,许多地方官员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两难问题发愁,认为一定要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展循环经济。

专家建议向“绝对低碳”转型

经济要持续发展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驱动因素,何建坤认为,协调发展与低碳的矛盾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碳产业、进行产业升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思想和发展观念,彻底改变当前的发展方式,才能走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的路子。

目前,保定已形成了以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为代表、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其中,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产业链已经相对完善,形成了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2013年风电和光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31兆瓦,2020年将达到2000兆瓦以上。

何建坤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低碳发展的理念和目标要进一步提升。“过去我们讲的低碳是‘相对低碳’,指降低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在治霾更紧迫的需求下,必须要向‘绝对低碳’转变。”

他解释道,“绝对低碳”要求进一步提高单位碳排放产出的效益,降低单位GDP的碳强度;另一方面,必须确立未来煤炭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限定目标,尽快使煤炭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只有将单独的强度控制目标改为强度和总量的‘双控’目标才能符合当前治霾的需要。”

此外他还表示,目前的转型阶段还必须抓好“自身的低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在生产清洁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自身低碳,限定行业碳排放指标,产能要有合理的规模。

“在全国面临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希望保定能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发展的路径,尽快实现低碳转型,这将是一个积极的探索。国际上在工业化阶段实现低碳发展并没有成功的例子,国内也很少有,期待保定能给全国带来这样的一个经验。”何建坤说。

马誉峰表态,低碳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保定市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的道路。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出,希望国家和河北省可以为保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在节能减排工作指导、指标安排、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在安排试点项目、落实扶持政策、切块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

记者获悉,“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活动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主办,致力于发掘各地低碳发展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