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各国通过了颇具争议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开始生效。由于当时各国对原“议定书”的一些内容争议较大,美国表示内容过于偏袒发展中国家,对自己不利,而中国、印度等国则表示一些条文不公平,对发展中国家限制太多,减少碳排放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责任。由于这些国家的反对,致使“议定书”的最后文件多为意向性条文,并无约束力。目前该“议定书”已被192个国家所接纳。《京都议定书》要求各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的水平上减少5.2%,这一目标基本达到。但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却越走越远。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25个欧盟成员国于2005年创建了“排放交易系统”,首先允许1963个企业将排放指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碳排放交易市场。随后亚太地区和北美也开始设立类似的交易市场,目前全球已有十个碳交易市场。尽管碳交易深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全球碳交易量达109亿顿,比2011年增加25.3%,而同期的交易额却减少了36.7%,达62亿欧元,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致使许多排放大户关闭,出让排放许可,造成供大于求,并导致排放配额价格暴跌。为了活跃市场,实现更大的减排目标,欧盟计划减少排放许可证发放,增加需求(即提高排放标准),以实现供需平衡。
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中国,尽管政府也根据《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宏伟的清洁发展机制,但到目前尚未见到降低排放量的迹象。2007年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70亿顿,地方政府只顾追求GDP,没有真正重视低碳减排,到2012年排放量已增加到97亿吨,四年里年均递增8.5%,几乎与GDP增速同步,使中国成为头号雾霾大国。与此同时,欧美年均分别减排2.2%和2.1%。中国的那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超过3000个,总投资将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为何未见减少雾霾的趋势呢?
数据来源:独立统计与分析网(2012)
国际碳交易商一直看好中国的碳市场,而中国政府却超量发放减排证书,致使交易价格暴跌,使投资者望而生畏。目前中国选择了深圳等七个碳交易试点区域,计划在2015年向全国展开,甚至可能跨地区交易,并承诺加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设,避免欧盟出现的供需失衡的问题。碳交易是一种通过金融手段和政策强制相结合、赏罚分明和市场机制双管齐下的减排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独到的意义。理论上和在欧洲的实践中证明碳交易对减排是可行的,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能否获得预期成效一直是个迷。
欧盟主要采用排放封顶的做法,原来对各成员国实施排放封顶,现在正转向对全欧限量排放,并逐年提高排放标准,降低封顶,以活跃欧洲的碳交易市场。如果将欧洲的做法运用到中国,由中央政府根据各省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以及目前的碳排放水平确定其排放封顶,并制定每年减排目标,下达给各省。再由省当局将碳排放指标(配额)发放到各市,由各市分配给各相关企业,超标的单位必须向有剩余指标的单位购买排放配额,而且每年都要支付配额费用,直至无需额外配额或因购买不起配额而停排为止。除了企业间进行配额交易外,区域间也可以进行配额交易,比如A省是个耗煤大省,B省是个低碳省,但因两省相邻,B省深受A省污染的影响,造成严重雾霾,经济损失严重,要求A省赔偿。只要将B省的排放配额卖给A省就相当于赔偿了,价格可参考企业间交易价。A省购买了B省的排放配额,可以零售给省内企业,也就相当于征其碳排放税或罚款,完全是市场价。A省可以用出售配额的收入给利益受损单位和个人补偿,或用于鼓励节能减排和技术革新。
通过碳交易能否改善中国的碳排放水平,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眼下持续笼罩在我国大地之上的雾霾已经不容我们等待,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已接近欧美总和,与他国争执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毫无意义。以下两图:一是主要碳排放国家的人均排名,中国第十一位,说明还有进一步恶化的空间。另一是这些国家所排放的每吨温室气体而创造出的GDP产值,中国最低,每吨排放量仅换来435美元产值,法国5928美元最高,是中国的14倍。日本3374美元,是中国的8倍。就连印度的579美元也高于中国。占全球11%的GDP,中国却产生出了24%温室气体排放量。由此可见,中国的碳排放具有极大的改善空间,提高能源利用率迫在眉睫,通过碳交易对二氧化碳排放物进行定价,或许能成为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市场的力量将低效益的排放大户淘汰出生产过程和市场,或迫使它们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企业决策者为了生存,无非将面临两项选择:一是购买环保技术,二是购买排放配额。政府则通过逐年减少排放配额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
当然,还应该看到,一旦碳交易在中国广泛实施,大量的国外排放配额和环保设备也将被售往境内,国际环保供应商和碳交易商将会大赚特赚。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不仅承受着大量的输入性污染,还要为这些污染向外国支付大笔费用,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国民身体健康,受害者首先都是我们中国人。(除了空气污染之外,还有对水源、土壤和食物的污染,有些是不可逆转的),为了那么一点GDP而支付如此惨重的经济和健康代价,值得么?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我们的决策者是否想明白了因应之道?碳交易能否成为有效的政策手段,还取决于地方的执法公平性和力度,中国准备好了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