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海绵城市试点成效初显 雨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升级

   2017-04-27 中国环保在线
60
核心提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让单纯的治水转向了综合性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海绵城市概念由此而生。在推广之际,我国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

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让单纯的治水转向了综合性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海绵城市概念由此而生。在推广之际,我国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希望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成功范本。就目前情况来看,试点城市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成效初显。

有研究表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居民住在洪泛平原和沿海低洼地区,在中国逢雨必涝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对此,亚洲开发银行城市发展专家斯蒂芬·劳(StefanRau)就曾表示,“亚洲城市急需开展自身创新,以便加强抵御气候变化、洪涝和水资源短缺影响的能力。”

至此,“海绵城市”的概念开始兴起,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也迈入了轨道。而为了更好地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我国分批确定了30个城市试点,成效初显。

“海绵城市”实际上就是通过利用各种绿色基础设施实现地下水回补,这是一种通过巧妙规划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更好地进行管理,让城市更宜居和环保的方式。用斯蒂芬·劳的话来说就是,“雨水经保留、自然过滤和净化后缓慢排入河流和土壤中,这就是海绵城市的简要原则”。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项目进展处在初级阶段。2015年,住建部就表示,第一批16个城市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建设包括各类项目共计3159个,截至2016年中,已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有593个。

整体来看,已经完成的项目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认可,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环境、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以及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同时,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还表现在了促进产业发展,倒逼技术进步以及设备更新等方面。最明显的改变莫过于“逢雨看海”在一些城市逐渐成为了历史,不过想要实现降雨消纳和利用率达70%,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摸索中,试点项目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个新兴的概念,因此,由试点中产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将有助于我国达成建设目标。

“南宁样本”作为示范模板已经面向全国推广,其中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石门森林公园、五象湖综合配套工程更是入选了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库。现在,那考河一改“黑水沟”的旧印象,华丽变身湿地公园,成为广西南宁海绵城市成功建设的一个缩影。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宁考察时就对该市整治城市内河河道的做法表示了肯定,鼓励探索更多经验。截至目前,南宁已累积实施项目189项,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区面积25.2平方公里。通过新理念、新模式推进的“海绵化”改造,南宁将成为“会呼吸”的绿城。

除了首批试点的“南宁样本”,第二批试点的“三亚样本”也在海绵城市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悉,三亚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城市水安全和生态系统保护与再造为重点投身“海绵”改造事业。该试点区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完成了6大类219个项目。

据统计,全市涝点从2013年的27处降至了5处,在解决雨水“蓄”和“渗”的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此外,三亚通过规划统筹,全力构建多尺度、全类型的海绵系统,发挥系统的综合作用。而为了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推进,促进建设常态化,三亚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机制探索,在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审查流程,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和保障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不论是水绿融合的南宁,还是拥有“水上森林”的三亚,这些海绵城市试点所取得的成果,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都将成为我国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助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如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所说,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试点工作才刚刚开始,推广行动也在逐步展开,收获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汲取建设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才是全面发展这个新理念、新方式的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