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管理》杂志于2021年11月26日通过网络首发形式,发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的研究成果——协同实现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策略研究。该研究发现,必须防止继续实施过去不同背景下制定的多种政策措施而导致一些地区和行业更早达峰。
一、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要求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17]指出,要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碳排放基本稳定的地区要巩固减排成果,在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决不走依靠“两高”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要把节能降碳摆在突出位置,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逐步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上下联动制定地方碳达峰方案,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这是各地区、各行业确定碳达峰时间的基本依据。
二、借鉴国际经验,统筹协调好碳排放4亿以上的九个省份,在2029年前后自然达峰或通过碳达峰风暴实现碳达峰
从协同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考虑,2029年碳达峰是最合适的年份。借鉴OECD组织碳达峰时间的经验,我国碳排放量前9位的大省,如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山西、辽宁、河南、新疆[18],可基本决定我国碳达峰时间。其中,广东、江苏、辽宁等应该在2029年前严禁盲目新增“两高”产业产能前提下,实现自然达峰,或在2029年通过“碳达峰风暴”达峰;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应该和全国一样,在2029年通过“碳达峰风暴”实现碳达峰;新疆和内蒙则需要力争和全国2029年同步达峰。其他省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宜早则早,宜晚则晚,而不必强制其在2030年前达峰。尤其是不能因为不合理的碳达峰时间,制约欠发达省份实现人均收入提高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其长期被锁定在低经济增速和低人均收入上。
三、也需要协调好主要碳排放行业在2029年达峰,而非由各行业提出过早的碳达峰目标
同样,对于主要碳排放行业,在严控盲目新增两高产业产能前提下,需要把碳达峰时间确定于2029年之前正常达峰或靠“碳达峰风暴”在2029年达峰,而不是让其自行其是,采取过多压制措施,盲目提早实现碳达峰。各产业如果提出脱离实际过早达峰的目标,也会和各省市过早碳达峰一样,造成过早进入平台振荡期的不利后果。因此,各产业的达峰时间,也需要对标全国2029年实现碳达峰,而不是孤立地提出缺乏整体考虑的碳达峰时间。
四、高度警惕延续或加码过去累积的多种约束性指标和政策,导致的远比原先可能盲目提出的碳达峰时间更早的事实上的碳达峰时间,其隐蔽性和危害性更大
延续甚至强化各区域过去不同背景下出台的一些措施,如给一些城市、行业或企业下达远不及正常增长所需的能耗等约束性指标,甚至是逐年递减的能耗指标等,会造成事实上的提前碳达峰。这种隐性盲目过早碳达峰,比原先可能提出的某一年过早碳达峰目标更超前,更隐蔽,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在欧美国家即将实施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等情况下,需要避免我国企业受到内外夹击,失去积累绿色低碳转型财力和绿色低碳创新的能力。
相关链接:
周勇:协同实现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策略研究
周勇:发达国家碳达峰和能源达峰大多同步,非化石能源的大发展导致部分国家实现错峰
周勇:防止继续实施过去不同背景下制定的多种政策措施而导致一些地区和行业更早达峰
周勇:过早碳达峰或能源达峰对我国经济增速有“强抑制效应” 将导致2035年现代化目标无法实现
周勇:谨防多年累积的各类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导致更早盲目碳达峰
周勇:经济危机重创经济是发达国家碳达峰的普遍规律,我国不能靠重创经济来实现碳达峰
周勇:经济增长缓慢是发达国家能源达峰或碳达峰后的基本规律
周勇:能耗强度下降幅度越来越小,需要持续降低能源碳密度来保证碳达峰时经济增长上限不会太小
周勇:确保能源达峰时间晚于碳达峰时间5~10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客观要求
周勇: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根本保障是在2030年实施可控的“碳达峰风暴” ,确保2029年成为事先可确认的明确的碳达峰年
周勇:碳达峰锁定经济增速上限,同样条件下越早达峰经济塔速越早进入相对低速阶段
周勇:我国实现碳达峰的最优时间点选择是2029年且需要透明的“碳达峰风暴”去保证
周勇:协同实现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策略研究提要
周勇:延续或加码过去累积起来的多重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将导致事实上的提前碳达峰,甚至是能源达峰
周勇:严控盲目新增“两高"产能前提下,优化多年累积的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