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服务“双碳”目标

   2021-11-11 中国能源网
49
核心提示:双碳目标一经提出便引发热议,而电力行业作为当前社会的血脉,要如何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更是热点之一。对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

“双碳”目标一经提出便引发热议,而电力行业作为当前社会的血脉,要如何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更是热点之一。对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国电力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11月8日,“2021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在上海进博会上举行,与会的国内外各组织机构的能源行业专家和精英人士也围绕此议题,就各国现状、国际合作情况等分享观点。

2021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

 

可再生能源与绿色电力提供多重助力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分享了利用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助力全球碳中和的思路和做法。电力生产的可再生清洁化,是解决能源碳排放和整个气候变化的一个必要路径。经过过去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光伏产业已成为中美最具竞争力的行业。在未来,光伏发电的成本仍然会大幅下降,把其它发电方式远抛身后;到碳中和时,预计整个光伏发电的成本会降到1美分左右。整体来说,中国的光伏技术和制造,既对于实现能源治理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有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为子孙后代留住白云蓝天。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

 

电力行业的脱碳对于碳中和十分重要,落基山研究所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李婷指出,应当激发绿色电力的活力,助力全球供应链的转型。根据最新的双碳“1+N”文件,“十四五”要形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的发展。下一步继续推动新能源发展、推动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是做到电力资源的供给侧和消费侧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相互激发,一方面保证新能源装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一方面是要优化市场价格,从消费侧调动更多的积极性和活力。

落基山研究所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李婷视频演讲

 

实现“双碳”目标需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然,实现“双碳”目标并不能仅凭一国之力。法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罗梁谈到,法国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既体现在《巴黎协定》谈判中堪称典范的团结一致,也体现在2019年11月4日至6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访问中国时,两国元首通过的《中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北京倡议》等强有力的政治承诺上。两国最近还宣布了更具实践性的措施,如欧盟宣布在2027年之前再提供40亿欧元,为气候行动提供资金,中国政府也宣布了在海外停止燃煤发电厂的建设。众所周知,中国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六届会议取得成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无论是因为巨大的经济规模,还是因为担任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组织方,中国都担负着将生物多样性和气候问题结合起来的艰巨任务。罗梁并表示,法国愿意与中国携手合作,以共同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

 

法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罗梁

 

德国Agora能源转型论坛总干事帕特里克·格雷琴通过视频发表致辞,表示德国刚刚宣布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减少65%的碳排放。为实现上述目标,德国采取了五项策略:首先是发展非常多的可再生能源;其次是提高能源效率,尤其是在供热领域;三是电气化一切可以电气化的领域;四是发展氢能;五是净负排放手段,尤其是结合农业,来中和剩余的无法避免的碳排放。他预计这对德国来说是一个绿色增长计划,随后将建成牢固的碳中和基础,助力实现健全的经济,带来大量的投资和新的繁荣增长。

 

​德国Agora能源转型论坛总干事帕特里克·格雷琴

 

在“2021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上,国内外与会嘉宾就“双碳”目标下各自领域的现状、挑战与机遇等展开了深入探索交流,对“双碳”目标的更好实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中国因特殊历史国情,需要兼顾长远发展与现实问题,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速的同时,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因此比之发达国家,更为时间紧、任务重。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调节下,在技术人才的不懈努力下,全社会同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3060”双碳目标必能如期达成。(作者:舒馨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