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美国的碳排放税要来了吗?

   2020-02-18 外国财税动态
49
核心提示:H.R.763号法案建议建立一个经济再分配机制,设立一个有关碳排放税的信托基金,将征收到的碳排放税收入存入基金,并作为股利支付

H.R.763号法案建议建立一个经济再分配机制,设立一个有关碳排放税的信托基金,将征收到的碳排放税收入存入基金,并作为股利支付给美国公民和合法居民。

H.R.763号法案

当前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征收碳排放税的提议,各国均将其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最有力工具之一。2019年1月,美国众议院的一个两党小组提出了H.R.763号法案,即《2019年能源创新和碳红利法案》。该法案将为对排放温室气体的燃料征收碳排放税铺平道路。但是,由于征收碳排放税使得每个人都将面临同样的价格上涨,因此低收入家庭将比较富裕家庭受到更大的冲击,这使得该措施在政治上具有较强的冒险性,推动这一法案实施的压力或许不亚于历史上的那些棘手法案。为了消除或减轻税收造成的不平等负担,政府应该设计相应的补偿机制。

工作原理

碳排放税是一种市场驱动的工具,与过去使用的行业或行业级规定相比,它在减排方面有可能更为高效。在碳排放燃料市场上,政府设定温室气体排放上限(也称为交易上限)之后,碳排放信用额就会进入交易环节。

碳排放税的工作原理与经典的庇古税类似:它是政府对造成外部性社会危害的活动收取的费用,而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并未将其内部化。(该术语源自英国经济学家亚瑟·塞西尔·庇古的著作。)例如,一辆不符合排放法规的车辆会使周围的人立即遭受其排放的废气的影响,而政府对驾驶员没有任何后惩戒措施,并没有实施处罚或罚款,因此驾驶员不会将其他人承担的费用内部化。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征收庇古税将使那些产生污染或碳排放的人付出代价,这份代价相当于污染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代价。精确计算代价成本应该是多少并非易事。也就是说,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紧迫性,我们可以大胆提议碳排放税应该设定在社会可容忍的最大数额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权衡。其中一个权衡就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尽管征收碳排放税可能会减少排放量并且对社会有益,但随着生产者转嫁额外成本,它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依赖化石燃料的汽油或电力的供给价格。

问题与美国的方案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H.R.763号法案建议建立一个经济再分配机制,设立一个有关碳排放税的信托基金,将征收到的碳排放税收入存入基金,并作为股利支付给美国公民和合法居民。但目前存另一个问题是,碳排放税会严重阻碍生产或依赖化石燃料的美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许多贸易伙伴都不针对碳排放征收税款。目前尽管欧盟已就全球变暖问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似乎未来可能会征收大额碳排放税,但毕竟目前还没有付诸实践。如果美国的贸易伙伴没有征收碳排放税,美国征收碳排放税可能会严重损害本国的能源企业,甚至诱使它们迁移,搬迁到不存在碳排放税的国家。这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造成失业、减少投资,并可能降低经济增长。为了规避这些负面影响,在征收碳排放税的同时,有经济学家还建议征收边境调整税,以确保碳密集型进口产品的成本与国内生产的类似产品相当。H.R.763号法案规定了这样的条款,虽然边境调整可能会抑制贸易,但这些代价最终可能会被抵消,因为重新分配资源用于生产碳密集程度较低的商品能带来很多的社会效益。

如果征收的税率足够高,碳排放税可能会给美国产生可观的税收收入,这可以用于刺激可再生能源和创新活动的投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美国对大多数温室气体排放设定每公吨25美元的碳排放税,在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后,每年调整2%,那么10年就可以征收多达1.1万亿美元的碳排放税。H.R.763号法案建议,在第一年对每公吨碳排放征收15美元的初始税,随后几年每年大幅增加10美元税金。

如果将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计算按比例应用于H.R.763所设想的碳排放税计划,10年后将产生约2.5万亿美元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将会呈非线性增长,它们有可能被用来为美国消费者提供红利,并激励企业投资创新和替代能源。可以想象,考虑到这一笔可观的收入,以及利用这些收入进行再分配和投资激励带来的巨大效益,未来两党对该法案的支持将会加大力度。

尽管碳排放税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征收碳排放税也并非万能药。因为单靠碳排放税并无法充分减少温室气体的刚性排放,从而避免气候变化的后果。但目前它们显然应该被纳入实现气候目标的措施工具箱中。因此,H.R.763号法案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碳排放税法案也将会成为真正关心气候变化的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