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央企纷纷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谁最激进?

   2021-06-28 中能网
81
核心提示: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

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近期,在中、法、德三国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三国领导人就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议合作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习总书记在会上再次表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概念被反复提及,双碳目标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目标并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碳中和”元年也正式开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单元,我国各大企业也纷纷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及“十四五”行动计划。本文对国内已经发布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各大企业进行了梳理,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双碳目标的企业实施进度。

各大企业的“碳规划”

从我国能源消费端看,202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2.3%。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行业至少需要从三条路径入手:一是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包括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占比;二是促进和增加碳汇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固碳和生态固碳两种手段;三是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来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按照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这一指标将提升到25%左右。

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我国原本2020年底制定的“十四五”能源规划作出相应调整,这也让许多大型央企不得不调整原本已经制定的“十四五”规划。目前众多大型企业已经明确发布了碳达峰和“十四五”规划,下面让我们看看哪些企业走在了减碳行动的前列。

三峡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标

3月11日,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曾公开表示,三峡集团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首家宣布碳中和时间表的电力央企,比国家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前了20年时间。

从体量上看,五大发电集团都高于三峡集团,但从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上,三峡集团却远远高于五大发电集团。

三峡集团因三峡大坝这个超级世纪水电工程而生,自带清洁能源光环。经过多年的发展,截止目前,三峡集团清洁能源装机比例高达96%以上。这也是为何三峡集团敢于第一个宣布碳中和时间表。

在水电方面,三峡集团是毫无争议的巨无霸。围绕金沙江下游,三峡集团建有四座世界级千万千瓦时巨型梯级水电站,分别是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总装机4646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总投资约5000亿元。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可控、权益和在建总装机规模达到1.38亿千瓦,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虽然比其他能源央企布局新能源业务晚,但是去年,该集团在新能源业务上已经取得巨大突破。2020年,其新能源新增装机超500万千瓦,总装机突破16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突破900万千瓦,光伏装机突破700万千瓦。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三峡集团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攀升至五大发电和中广核之后,位列全国第七。

雷鸣山在今年公开表示,“作为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在规模上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需要开足马力,实现更快速、更高质量的发展。未来5年,三峡提出的目标是新能源装机实现7000万至8000万千瓦的水平。”

这意味着, “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新能源装机容量要在现有基础上增4-5倍。到2025年,三峡集团目标是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和国内领先生态环保企业,奋力实现清洁能源与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全力打造沿江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沿江最大绿色生态走廊、沿海最大海上风电走廊、“一带一路”国际清洁能源走廊等“四大走廊”。

华电集团明确“十四五”碳达峰行动方案

6月18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京举办“十三五”碳排放白皮书暨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会。会上,华电集团发布《“十三五”碳排放白皮书》和碳达峰行动方案。

根据碳达峰行动方案,华电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按照“优化发电结构、深挖煤炭潜力、加快科技攻关、创新金融服务、聚合内外力量”5大实施路径,重点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火电转型升级、煤矿绿色转型、低碳技术攻关、数字化智能化、绿色金融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管理能力提升”8大专项行动。力争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新增新能源装机7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全口径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末下降17%;力争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较2025年下降5%,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5%,全口径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末下降37%。

大唐集团发布“双碳”行动纲要

6月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纲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三条路径和十项重点措施。这也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首个“双碳”行动纲要发布。

中国大唐在其“双碳”行动纲要中提出以三条路径重点突破,即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并进一步明确实现“双碳”目标的十方面具体举措:推进低碳零碳技术创新、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火电降耗减碳、发展储能和氢能、发展碳交易和碳金融、发展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网、拓展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发展低碳零碳供热、开展非电业务和办公节能减排、推动合作者实现“双碳”目标。

近五年来,中国大唐已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403.5万千瓦,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0余万吨;所属60万千瓦以上等级机组占比达54.95%,较2015年提高7.42个百分点。

包钢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正式发布

5月14日,包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研讨会暨规划目标发布会在包钢宾馆举行。会议发布了包钢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即: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较早迈出“双碳”发展步伐的钢铁企业之一,包钢应充分发挥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注重稀土产业和稀土钢的研发与应用,多元集纳各方技术合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双碳”工作大文章。

包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第三家、包头市首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企业,勇担国企使命,率先一步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真正彰显包钢的红色本色、绿色底色以及责任担当。

远景科技:最激进的碳中和目标

远景科技集团选择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并宣布了迄今国内最具挑战的碳中和目标:2022年年底实现全球业务运营碳中和,2028年年底实现全供应链碳中和。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在发布会上表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攸关人类命运,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为自己设定了更具挑战的目标和路线图,自身率先实现碳中和,同时赋能合作伙伴加速碳中和,助力构建零碳经济体系。

远景希望通过自身行动来树立标杆,同时也致力于整合自身业务,来为合作伙伴提供零碳转型支持。远景在发布会上正式发布“零碳技术伙伴”战略,即集合自身业务、能力,来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零碳技术解决方案。这也是远景对全球加速碳中和背景下作出的最新战略转向。

对远景来说,作为“零碳技术伙伴”向合作伙伴提供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既是战略方向,也是远景的愿景。

中国联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行动计划

近日,中国联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行动计划》,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全面、系统、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不断提高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助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联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行动计划,明确实施“3+5+1+1”行动计划。“3”是指围绕低碳循环发展,建立3大碳管理体系——碳数据管理体系、碳足迹管理体系、能源交易管理体系。“5”是指聚焦5大绿色发展方向。“1”是指深化拓展共建共享,深入推进行业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试点扩大合作对象范围。早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联通就已扎实做好企业自身节能降碳工作,并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在国家绿色转型和新发展格局要求下,中国联通将始终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认识和对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存量增量一起抓,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千行百业“碳达峰、碳中和”。

结  语

“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意味着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在这场变革中只有先行者才能在能源变革中生存下来。我国各大企业纷纷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而为了实现碳中和只提时间表是不够的,只有在双碳目标下充分细化各阶段的任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才能达成目标,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晓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