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候异常、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与人类生活的供暖方式密切相关。各省人民政府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能源产业与推广应用,推崇清洁供暖方式,积极发展氢能供热、可再生能源供热及电能供热等多种清洁供热方式,可加快供热领域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
基于中氢源安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的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近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已全面落成。中氢源安通过建筑领域的氢能供热示范,为我国供暖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经济性高、安全可靠的新方式,同时也为我国长远实现绿色、高效供热方式奠定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人类供暖史,碳排放“水涨船高”
人类不是候鸟,没有办法在冬季来临时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必须直面长达数月、低至零下十几度乃至二十几度的严寒。在房屋被发明出来以后,它可以完全防风防晒防雨防雪,可偏偏就是防不了寒冷。防寒,可能正是人类使用火的最大驱动力。
在原始时代,原始人类发现了一处闪电引发的山火遗留,欣喜地发现靠近它便能获得温暖,人类取暖史从此开始,从火堆、火炕、火炉一直发展至今天的暖气等各种更为先进、效率更高的取暖方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碳排放的“水涨船高”。
尤其在我国北方农村,每到冬天家家户户烧起火炉取暖,以往年月的“炊烟袅袅,岁月静好”变成了“浓烟滚滚,不见故人”,给故乡赋予了一种“朦胧美”。
取暖方式的迭代,背后是人类活动强度的逐渐上升,工业的逐渐发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事实上,碳排放的超标确实也已经到了治理手段刻不容缓的地步。
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年)》,2017年,全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1.1%;建筑碳排放20.4亿吨CO?,占全国能源碳排放的19.5%。因此,建筑领域碳减排对于全国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城镇供热能源结构多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建筑采暖碳排放是建筑碳排放的一个主要部分,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年)》,北方采暖碳排放占全国建筑碳排放总量的23%,北方地区大多采用锅炉供暖,北京采暖主要是燃气锅炉。
碳中和背景下,供热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清洁替代能源以实现低碳转型。而氢是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特点,而且易获得、来源广泛、应用场景广、发展潜力大,是当前供暖能源的绝佳替代品。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截止目前,我国碳减排工作已经实现了良好开局。北京市石景山区落地的氢能供暖示范项目,以中氢源安有机液储运氢技术为支撑,为氢能供热探索提供新可能,为节能减排、守护能源安全带来新希望。
用科技创造价值,中氢源安助力“氢进万家”
中氢源安具有国内领先的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可实现长时间、长距离氢储运,最大限度满足供热大规模用氢。该技术所选用的有机液是目前储运氢行业中唯一非危化品材料,具有不易燃、不易爆、不易挥发、无毒等特性,闪点、熔点、沸点都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可在常温常压下储运。同时,有机液在储运、放氢过程中损耗极低,可循环使用,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
中氢源安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能够广泛利用可再生资源,结合自主开发的储氢设备,将氢能从气态能源转变为液态能源,并可实现多种方式运输,从根本上解决了氢的危化品属性,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场景。
基于中氢源安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的氢能供热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绿色、可循环的特征。智能储液箱输入的含氢有机液,经过放氢反应器,为氢能供热装置输出氢能,并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安全有机液。这项技术创新,可以真正实现“氢进万家”,守护万家灯火!
以5000平米的供暖季核算,使用氢能供热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吨。全国建筑供热面积约为123亿平方米,仅北京市就有11亿平方米,与LNG供热相比,氢能供热可实现北京地区碳减排量达198万吨,相当于每年种植1.1亿棵树,可以帮蚂蚁森林实现每年种植1亿棵树的承诺!
中氢源安氢能供热系统的落地,是对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积极响应。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得到完全验证、全面铺开后,将还居民青山绿水,还城市白云蓝天,更好的生态环境可极大的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同时,该技术支持下氢能供热项目的成功示范,还可以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未来,中氢源安还将继续聚焦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用科技创造价值,继续开发出应用于多领域、多场景的产品、设备及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优化能源结构,助力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