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是2022年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充满压力与不确定性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在稳增长的同时,继续向着以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迈步?
25日,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举办“能源中国—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专题研讨会,多位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绿色投资将成稳增长重要抓手
陈陆军在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稳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回“老路”,而是动能切换过程中的稳增长,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稳增长。一方面,通过稳增长,把经济运行稳定在潜在增长率范围的合理区间,才能为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又能为稳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他指出,要把握好绿色投资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投资不仅创造需求,还影响供给,绿色投资能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带动供需两端的绿色复苏,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
邹骥在代表主办方致辞时指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以能源科技革命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它决定了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去处理好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环境质量和气候稳定等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同的。
他认为,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邹骥透露,过去几年,在风光能源领域,我国平均每年的投资约在五六千亿元人民币以上,在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风光能源领域的投资有保持和扩大的潜力。
能源基金会的一项分析表明,在“十四五”期间,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绿色改造领域,绿色低碳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领域,绿色低碳消费领域和可再生能源友好的能源或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总投资可达近45万亿元,平均每年约8.9万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总投资的16%左右,这将是一个可观的增长投资的动能。
此外,另外一个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的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这个规模。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30至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实现碳中和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六大改变
王汉锋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等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具体会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是科技助力,因为其本质上市一个科技革命。
第二是能源变“轻”,化石能源产业形态重的特点将发生改变。
第三是金融“变重”,在变成促进碳达峰工具时,金融考虑的因素不只是财务回报,还会有社会责任等更广泛影响。
第四是商品“再生”,整个商品再运用、循环经济会有很大的空间。
第五是区域“重塑”,全球的地缘影响和国内的区域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第六是消费“低碳”,消费者个人也能为整个低碳社会贡献力量。
他还指出,全球走向碳中和使得拥有不同资源禀赋、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市场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存在差异,积极地应对和研究是投资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关键。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当前应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措施加力“稳增长”
杨伟民认为,当前应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措施,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一是要更加精准科学地防控疫情。既要控制疫情,又要尽可能减少防疫措施对人流物流的限制,以尽可能小的经济发展的代价控制疫情。
二是积极扩大消费。杨伟民认为,相比扩大投资,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直接、更立竿见影。可以对因疫情影响收入降低的群体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以释放其消费潜力;采用改革手段,如调整汽车限购政策以减少对消费的限制等。
三是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杨伟民称,应加快研究制定综合性、一揽子的房地产的政策,明确房地产新制度、新模式的方向,明确相关的政策措施,给房地产企业和居民可靠的预期。
四是提高治理效能。杨伟民说,完善多元目标下的经济制度治理思路及其方式方法,调整政策要尊重市场规律,把握收缩性政策出台的时期、力度和效果,重大政策出台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涉企政策调整要征求企业意见。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李俊峰:中国能源转型需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李俊峰表示,能源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尽快完成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转变。“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能源主要由非化石能源供应,新增发电量全部由非化石能源满足,“十五五”期间实现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存量替代。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动煤炭尽早达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超过42亿吨,此后下降到2016年的38亿吨,2020年煤炭消费量仍然不到40亿吨,希望我国在2013年已经实现煤炭消费达峰,“十四五”期间控制煤炭消费增量,确保“十五五”期间实现煤炭的消费量的实质性下降。
三是合理控制煤电发展节奏。“十四五”开始实现煤电增容减量的发展转变,煤电的发展要以支持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为前提。
四是合理控制非化石能源发电,特别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节奏。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以每年不超过2个百分点为前提,让电力系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大体上控制在每年1亿千瓦时左右,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比例在3:7左右。
五是形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制度保障。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适应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要求,抓紧制定能源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驾护航,包括修改对企业的考核指标,化石能源从保供向托底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把驱动经济增长的主线转到低碳
江亿指出,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满足现代化强国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应该把整个驱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到零碳能源系统重构上去。
在他看来,实现能源革命,由化石能源全面转为零碳能源需要关注三大投资领域:
一是新型城镇建筑配电系统和智能有序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他建议,加快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系统,充分挖掘利用电动车电池资源,同时尽快实现农机具电气化。
二是新型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要使农村由能源消费者变为零碳能源的重要产地。他建议,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各类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
三是使流程工业低品位余热供给系统成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工业生产用热源。他建议,全面回收各类工业余热,为北方建筑冬季采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提供热源。
江亿强调,这些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还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新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各方投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中国制造业面临三个核心趋势
史德年表示,中国制造业面临三个核心趋势,即数字化和智能化、双碳目标和绿色化、内循环建设和供应链重构,这将从各个方面影响国家和社会的运行和治理模式,从理念以及现实上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模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个人的生活模式。
首先,数字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需要更强劲有力的国家产业安全体系和生活环境来应对外部挑战和解决内部矛盾,典型特征就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化和绿色化。
其次,双碳目标和绿色化,则意味着要降低对高速增长的资源渴求,通过绿色发展理念来转变发展模式,同时进行总量控制和内部挖潜,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来提高效率。
另外,内循环建设和供应链重构,需要找到新的增长驱动力以应对外需的缺口,需要数字化和绿色化来提供新的附加值,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史德年进一步指出,上述三大趋势也孕育着投资机会。比如,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下,可聚焦新基建方向,重点关注5G、泛半导体、智能化应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又如,在双碳目标绿色化趋势下,可聚焦低碳新能源利用设备产业链、储能和节能减排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此外,内循环建设和供应链重构趋势将带来先进制造补缺和国产替代投资机会,可重点关注航空航天军工制造产业链、关键及高端通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链国产化。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拉动经济效益已经显现
刘小诗在论坛上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有望超过30%,2030年超过50%(保有量8000万至1亿辆)。此外,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样表现出色,达31万辆,同比增长3倍。
在多方合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综合收益也见到新成效。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累计消费约1.6万亿元人民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约4.8万亿元。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下的升级方向,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刘小诗强调,新能源汽车正朝着绿色、环保、智能方向发展,在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有助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拓宽产业边界,其对经济的拉动也将越发活跃。他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表面上看改变的是汽车产业,实际上影响和改变的是多个关联产业和汽车生态。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产业融合创新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碳中和投资需求达数百万亿元,金融应密切关注三方面
殷红说,根据有关测算,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数百万亿元规模投资需求,就能源领域而言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三方面机遇。
殷红表示,在上述碳中和投资需求中,80%至90%需求集中在能源、建筑、交通、核工业四大行业。从能源领域投资需求看,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产业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个是电力清洁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二是终端电气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三是非电降排带来的投资需求。
以电力清洁化为例,殷红表示,随着清洁能源成为主力电源,风电、太阳能使用将持续扩大,成本会继续下降。抽水蓄能的物理储能,铅酸、镍氢等化学储能以及超导储能等前沿科技都会有新的发展,同时电网也将加快升级。“实现电力生产安全接入、灵活转换等方面都需要金融支持。”
“以上三方面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低碳转型都值得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并且创新金融产品积极进行支持。”殷红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