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活用天然气 致力碳中和

   2022-06-02 科技日报
55
核心提示:5月23日至27日,第28届世界燃气大会在韩国大邱举行。世界燃气大会是全球天然气行业最大规模的定期会议,每3年召开一次,本届大会
5月23日至27日,第28届世界燃气大会在韩国大邱举行。世界燃气大会是全球天然气行业最大规模的定期会议,每3年召开一次,本届大会继日本和马来西亚之后,第3次在亚洲举办。主办方国际燃气联盟是全球燃气行业权威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覆盖天然气勘探、生产、输送、储存及应用全产业链,由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代表了全球90%以上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市场。
 
韩国新政府的能源政策
 
5月24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在第28届世界燃气大会上致贺词,借机就自己在竞选时期提出的能源政策进行再总结,并提出希望韩国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能够发挥领导力。韩国现政府认为,应合理混合使用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能源,韩国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尽力负责,发挥作用。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如今能源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增长和未来发展取决于能源政策。为减少碳排量,韩国政府将扩大技术研发投资,在国内外布局氢气生产设施,构建稳定的氢能供应链。近来能源和原材料供需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能源安全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韩国应在通过进口渠道多元化来扩大资源储备的同时,激发民间的对外投资活力,恢复海外资源开采产业生态。
 
燃气大会上的中国声音
 
此次世界燃气大会期间,包括北京燃气、中国建科、佛燃能源等多家中国企业参展。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执行理事长、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于2017年当选为国际燃气联盟2021—2024年任期主席(因疫情原因延期为2022—2025年),此次大邱会议期间,李雅兰正式就任国际燃气联盟2022—2025年任期主席。
 
李雅兰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天然气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能源品种,其消费量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5%,接近于石油的31%和煤炭的27%。尽管天然气也是亚洲地区的第三大能源品种,但亚洲地区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却与全球水平相差甚远。亚洲地区天然气消费占比仅为12%,而煤炭占比为48%,石油占比为26%。亚洲依然是一个高度依赖煤炭的地区。
 
为减少碳排放,当前亚洲已有不少国家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计划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印度尼西亚也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印度则计划2070年实现碳中和。许多亚洲国家已经着手采取减碳行动,比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以及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方面进行尝试。
 
李雅兰说,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将达到60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15%;太阳能和风能装机总容量将达12亿千瓦;届时,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下降。
 
亚洲的碳中和实现路径
 
关于亚洲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李雅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亚洲地区天然气的发展。要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鼓励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扩大天然气在电力、交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发展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融合项目;吸引资金对天然气行业进行投资;加强国际贸易以及天然气供应方面的全球合作。
 
二是发挥天然气在电力系统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全新、安全、灵活的电力系统。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仍面临不稳定等问题,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仍面临一些困难,而天然气作为一种灵活的能源品种可以在电力系统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三是增进亚洲地区之间的合作。亚洲各国在探索碳中和过程中都有自身的优势。比如,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装机规模长年稳居世界第一;日本在储能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氢能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马来西亚在碳捕集和封存示范项目方面布局积极。因此,只要亚洲各国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亚洲地区有望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李雅兰当选主席后要在主席国举办一次世界燃气大会,因而北京将于2025年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此举势必能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促进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