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二十大再次定调双碳目标,为双碳产业吃下定心丸

   2022-10-17 老汪聊碳中和
80
核心提示:最近因俄乌战争导致欧盟部分国家重启煤电,很多营销号借此带节奏说欧盟放弃碳中和啦!,让很多人对我国的双碳目标是否还会继续实

最近因俄乌战争导致欧盟部分国家重启煤电,很多营销号借此带节奏说“欧盟放弃碳中和啦!”,让很多人对我国的双碳目标是否还会继续实施产生了怀疑。

而在刚刚发布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我国的双碳目标,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且从碳排放双控、能源革命、健全碳市场、提升碳汇能力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这无疑让那些对我国双碳目标的疑虑不攻自破。我就借着这次二十大的报告,再来分析分析全球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大家不要在那么容易被带节奏。

碳中和符合中国的利益

碳中和最主要的目标是结束人类二百多年的化石能源文明,转而进化为可再生能源文明。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使用转为以可再生电力为主的能源使用。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源的来源从自然资源变成了产业资源。

就自然资源来说,我国虽然煤多,但缺油少气。而产业资源,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存在了。与可再生电力中最主要的技术和产业如光伏、风电、电动车、电网等相关技术,中国无论从技术水平和产业能力就是全球独一档的存在。相关产能基本都占全球一半以上,就相当于全球一半的煤油气都在中国一样。

要知道,中国每年贸易顺差也就5000亿美金左右,光买石油就得花掉一半的钱,在碳中和时代,不光不用花这钱了,还会通过输出清洁能源成倍地赚钱回来,换你你搞不搞?

碳中和是欧盟能源的唯一出路

最近舆论对碳中和的消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欧盟重启煤电,原因是俄乌战争导致俄国的石油天然气对欧洲的供给大幅降低。然后就有人嘲讽说欧盟不搞碳中和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砸自己脚云云。事实上,关注欧盟碳中和政策的人都知道,欧盟的碳中和目标从来就没有变过,只是短期确实没能源可用,只有有啥用啥,甚至连木柴都用上了。

即使我们不关注碳中和政策,自己用后脑勺想一想,欧盟这次这么惨就是因为能源被别人卡脖子了,而煤炭在欧洲本地也并不富裕,要改用煤炭还不得被别人卡脖子?所以要摆脱这个窘境,避免重蹈这次覆辙,只有走可再生能源这条唯一的路。

事实上,因为俄乌战争,欧洲反而加快了可再生能源建设的进程。但因为这个消息不能引爆吃瓜群众的情绪,所以营销号不爱写。结果就是“欧盟放弃碳中和”的标题铺天盖地,“欧盟加速新能源建设”少有见到。

别人不搞我们就不搞是什么逻辑?

这是一个灵魂拷问,我想问问那些听到欧盟不搞碳中和自己就怀疑人生的人,为什么别人搞我们就要跟着搞?别人不搞我们就会不搞?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一段遗传信息?难道我们就一定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这就是我们的大国自信?

中国确实在早期高速发展的时候,对减碳有一定的抵触,但在空气污染成为全民长期关注的话题后,中国就已经变被动为主动了,我国高层已经多次表态碳中和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要自己做。

化石能源只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利用能源的一个阶段,它并不能与文明画等号,等人类文明对能源的需求上一个台阶后,它迟早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国的国力在迅速扩大,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了,还要跟着别人做什么不就是笑话吗?虽然碳中和不是我国先提出来,但我们已然成为了全球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今后的路可能不是别人说怎么走我们怎么走,而是我们要提出方案,让别人来跟着我们走。

不光是碳中和,在其它领域,特别是国际议题方面。我觉得要成为真正意义的强国,首先要从根本上改掉“别人提出我跟随”的思维惯性,要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且有足够的号召力号召全球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碳中和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关于碳中和,很多人脑袋里想的都是“欧盟还搞不搞碳中和?”、“美国还搞不搞碳中和?”、“欧美不搞碳中和的话,我们还搞不搞碳中和?”。感觉碳中和就是一个存粹的国际政治游戏一样,关系好了大家搞一搞,关系不好了大家就一拍而散。全然忘记了碳中和的初衷——解决气候危机。

今年全球各地的极端高温不少人都是有亲身经历的,那种酷热,真的是离了空调恨不得当场爆炸。我们其实已经进入气候危机的时代了。像这种极端高温,以后只会愈演愈烈,这就像一艘漏水的船一样,大伙在为谁应该多出力舀水而争来争去,一点也不影响船慢慢地下沉。现在的情况是水可能才刚刚淹到脚脖子,所以大家还有余力讨论谁该多出力,谁该少出力,顺便还打打架。等到水真的淹到颈脖子时,大家恐怕除了拿出吃奶的力气往外舀水以外,再没精力去搞其它事情了。

综上所述,无论从二十大的表态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碳中和都是一定要实现而且一定会实现的,不要再有怀疑,找准碳中和的细分赛道,经济情势不好的时候就苦练内功,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你我都会见证那一天的到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