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碳排放主要来自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路径主要是提高碳减排量和转化应用效率,实现清洁替代、绿色转型。”新疆节能减排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周彬说。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疆自治区石化、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企业正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等方式实现碳减排、碳封存,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一些经验和做法正在形成示范,在全国也走在前列。
绿能替代调结构
“待到3月份天气转暖时,绿氢项目将正式培土施工。”最近,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林松正忙着做施工前准备,公司将在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
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光伏制氢生产项目,用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通过一条6公里长的管道将氢气输送至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替代天然气化石能源制出的灰氢。工程于2021年11月30日启动,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
就在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启动绿氢示范项目建设的同时,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疆”)正全面实施“绿能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投资1000亿元,开发建设2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装机比例达到55%,助力新疆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华电新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嵩表示。
目前,华电新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清单,昌吉105万千瓦、吉泉直流105万千瓦外送风光电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清单,均具备核准(备案)、开工条件。预计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提升“疆电外送”清洁能源占比,每年可新增“绿电”78亿千瓦时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60万吨。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还坚持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新能源项目,积极布局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着力推进叶尔羌河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和“千乡万村沐光行动”,为促进南疆民生改善、乡村振兴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技术改造助减排
在推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传统火电项目仍是基础。
作为全疆唯一集“风、光、水、火、储”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的最大发电企业,截至目前,华电新疆总装机规模已达1778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39.4万千瓦,占全疆直调公用火电总装机的52%。华电新疆将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来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在兜底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有步骤地实施减煤行动,力争“十四五”末供电煤耗降至每度电300克,累计节约标准煤200万吨。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为实现绿色发展,开发区已向企业发出转型升级动员令。记者从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到,2020年公司投资40多亿元上马新生产线和先进设备,对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等项目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全流程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年综合能耗下降5%,二氧化碳减排达25万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晓勤说。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是我区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公司自2020年起开展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在完成前两个阶段工业试验后,实现减碳比例达到15%等一系列技术突破,目前正进行第三阶段试验准备。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绿色低碳首席专家田宝山表示,传统高炉工艺至少有35%的碳是以煤气形式排放,富氢碳循环高炉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碳资源重新利用。
富氢碳循环高炉三期工程预计2022年下半年完成,届时将实现减碳30%以上目标。该项目不仅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引领全球钢铁行业发展方向。
捕集利用永埋存
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于2015年加入该组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积极响应OGCI倡议,联合科研单位攻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于2019年推动国内首个OGCI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在新疆油田落地。
“简单地说,我们就是把炼化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起来,拉到油田注入储层,驱动原油开采,实现原油增产。产出的二氧化碳通过循环回注工艺实现近零排放,油藏废弃时将二氧化碳永久埋存到地下。”新疆油田公司企业首席技术专家王延杰说。
这个项目将建成OGCI在全球首批部署的5个CCUS产业促进中心之一。截至2021年11月,新疆油田公司已累计向超过1000口井注入20万吨二氧化碳,增油超10万吨。预计“十四五”末,在准噶尔盆地实现年注入二氧化碳100万吨、埋存80万吨、增油30万吨目标。
目前,新疆油田公司采用罐车将捕集的二氧化碳运到油田。公司计划未来在环准噶尔盆地修建专用二氧化碳运输管道,连接周边工业园区,将更多重点能耗企业的二氧化碳捕集起来,驱动原油开采,推动新疆温室气体减排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CCUS技术也在塔河炼化、西北油田、塔里木油田开展先导试验。“2020年,我们在库车市的碳捕集工厂已累计捕集塔河炼化2万余吨二氧化碳,用于驱动西北油田原油开采。在一个高含水井组的二氧化碳驱替试验中,日产原油从20吨左右提高到40吨以上。”新疆敦华绿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伟说。
看好碳捕集市场机遇,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进军CCUS领域,计划在淖毛湖区域合适位置投资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及驱油示范项目,通过新建管道运输二氧化碳至毗邻油田,用来实施驱油生产。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况军表示,待示范项目建成后,还将主导和推动周边碳排放企业共同合作,帮助更多煤炭及煤化工企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势紧迫。对新疆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周彬指出,要结合新疆能源大区优势,以煤炭为基础,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双碳”路径的驱动机制建设,扩大能源战略开放高度、宽度和深度,增强新能源结构消纳能力。
■点评经纬
实现双碳目标 技术创新是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解决现有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我区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已开始发挥带头作用,牵头开展重大试验项目,推动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解决方案。
放眼全球,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提前部署碳中和实施路径和技术研发。2019年12月,欧盟在《欧洲绿色新政》中提出7个重点领域的关键政策、核心技术及相应详细计划,其中包括零碳炼铁技术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说,碳中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热点。
大国博弈,能源革命一触即发。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在讨论研究对未实施碳减排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增加贸易壁垒。甚至有国家将碳中和作为全球能源市场、产业投资新的准入标准,借此提高国际贸易和投资门槛。
要实现零碳、近零碳排放,科技创新是关键。世界各国涌入新的科技竞争赛道,未来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占领市场高地,掌握话语权。
面对新的时代竞争课题,作为能源大区的新疆正在汇聚智慧力量。2021年12月28日,新疆节能减排工作学术年会召开,会上签订节能减排“双碳”智库共建方案,联合疆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升级扩容新疆节能减排“双碳”智库。智库专家将客观分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装备条件的碳达峰碳中和结构性禀赋,遵循数据分析、基础研究、结构勘察、工艺合成、技术集约、路径探索和源头固碳、中间吸碳、末端用碳的碳达峰行动思路,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作用。
未来,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还需要新疆重点企业不失时机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敢于自我革命,舍得投入资金创新试验,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底色。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