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2023年是碳达峰碳中和从规划到落地实施的第一年,3月17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推介会暨中欧协会春季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境外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驻华大使馆、国际商协会、商务部直属机构、商协会、科研院所以及服贸会部分参展企业代表等近400人共同参会,共话“双碳赋能 o 焕发创新动力”的2023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会上获悉,已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初步确认在2023年服贸会设展办会。
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玲、摩尔多瓦驻华大使杜米特鲁·贝拉基什作为中外方嘉宾为会议致辞。首都会展集团总经理周一炜、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璟玥代表主办方致辞。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郭明明作北京中德产业园双碳创新联合体推介。在签约环节,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与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达成ICT展承办合作,并与腾势汽车、江铃福特、北京现代、吉利汽车等企业完成参展意向签约。
今年两会,“双碳”依旧保持高热度,落实“双碳”行动成为代表们热议的关键词。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生态环境部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其中涉及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建议提案最多,占承办总数的20%以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过去十年,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国地表水I到III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
绿色市场释放强大动能
环境服务专题展在2022年服贸会增设,响应“双碳”政策,发挥服贸会作为国家级展会平台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促进作用,重点展示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新技术、新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环境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服贸会上备受关注,展示面积达16700平方米,设立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创“双碳”示范城市(天然氧吧城市)四大专区,汇聚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赋能产业发展、碳交易、绿色城市等热点话题举办近30场论坛,集中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环境服务是服务贸易12大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把服务贸易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路径,环境服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当下,“双碳”经济在全球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变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将会催生各类新技术、新业态,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释放强大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作为国家级展示平台,能够推动国外技术、资本、经验“引进来”和我国环境服务“走出去”。
绿色平台激活创新合作
2023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将聚焦“双碳赋能o焕发创新动力”主题,设置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科技出行等展区,集中展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全产业链与多功能服务的代表性业态技术与服务,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环境服务领域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已确认参加本届环境服务专题展。以贸易投资手段大力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丰富环境服务市场供给,有助于全面提升各行业绿色供给水平,为市场提供更加清洁的产品,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贸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激活环境服务贸易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促进国内外环境服务业合作,增强国内外产业、技术和资本交流,培育和发展环境服务新业态,增加环境服务有效供给,同时进一步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已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初步确认在2023年服贸会设展办会。
本次专题推介会也是中欧协会春季交流会,中方与欧方将借助服贸会平台深化电子信息、绿色低碳、原材料等领域合作,合作发展环境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进而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欢迎海外及国内各界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共襄盛举,共享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