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零碳动能·绿色雄心”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2023-07-24 5e
93
核心提示:2023年7月20日-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第十二届全

2023年7月20日-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学都;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宋忠奎、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和相关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

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宋忠奎主持开幕式

论坛以“零碳动能·绿色雄心”为主题,通过政策解读、专题演讲、主题对话、项目路演等形式,介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讨我国碳达峰技术路径、碳中和规划以及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并分享节能减碳技术案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

姜培学理事长在欢迎辞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它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同时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碳交易市场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重要机制,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助论坛这个机会,让人们更加关注我国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工作,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

王金南院长通过视频向参会代表致欢迎辞。王金南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碳市场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互为补充组成,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即将重新启动,对于推动碳市场的发展需要六方面的措施:一有序扩大全国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二确定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建设路线图;三建立透明碳市场机制;四增加碳市场参与者;五加强碳市场监管;六推动多方合作。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

马培华副主席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开幕式名家论碳环节,由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杜祥琬院士在《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节能是第一能源。要强化经济和产业循环发展,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对于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问题,杜祥琬院士指出首先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强调科技创新才能支持实现“双碳”目标,双碳目标达成还需要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

刘燕华主任重点介绍了关于能源安全的思考,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刘燕华指出,2022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油气相对下降,清洁能源比例有所上升,推动双碳目标必须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同时刘燕华主任指出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对于国家来说是转型发展的空间,对于产业来说是未来潜力与产业份额,对于企业来说是机会和预期。我们要先立后破、居安思危,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新国际竞争实现自立自强。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

屠光绍委员在《促进市场有效互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旨演讲中通过案例分析指出,要促进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融合与互动,构造碳交易市场定价到碳资产投融资管理到碳金融市场的完整链条。一是要实现碳排放权市场扩容机制,包括行业范围扩容、产品工具扩容和投资人扩容,完善碳配额分配机制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二是要深化资本市场的功能,从融资到投资,进一步推进碳资产管理,并发挥资本市场跟碳资产有关兼并收购、资源配置的作用;三是要创造良好的生态,完善数据体系、信息披露和会计制度等基础设施,发挥投资人作用,加强监管协同,促进两个市场之间的有效互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

徐华清主任在《碳达峰碳中和与碳市场碳定价》主旨演讲中,解读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要义与碳市场碳定价在其中的定位及作用,介绍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最新进展,并指出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

严刚副院长在《中国碳市场建设运行与展望》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情况。严刚指出,下一步需要立足于碳市场成为低成本减排、有效工具核心技术目标的基础上,在进一步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完善分配方法、推动和完善市场调控政策及进一步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加强相关的工作。在未来碳市场扩围的问题上,严刚指出下一步要加强行业边界和范围、配额分配、不同市场政策衔接和夯实全国碳市场监管能力建设这几方面加强技术研究。

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CEO李嘉

李嘉为参会者分享了统一石油在低碳发展和ESG方面的成功案例。李嘉指出,减碳是降成本并不是加成本,是增加价值。同时降碳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也能提高客户的信心,统一石油的成功案例在如何做降低减碳成本,增加减碳收益方面,为生产类企业打造了优秀的样板案例。

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 副秘书长

论坛开幕式期间同期举办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与北京银行中关村科创中心合作签约仪式;《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签署发布仪式和《智碳优选平台推介仪式》,同期召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发展及国际挑战”和中国绿色投资与“电-证-碳”市场的衔接全体峰会及两场高峰对话。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与北京银行中关村科创中心合作签约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秉承服务会员单位原则,落实会员单位在低碳发展中的融资需求,与北京银行积极沟通,最终达成合作。双方将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专委会成员单位将纳入北京银行白名单管理,同时授予100亿纯信用额度资金池给予专委会成员单位,满足成员单位的高速成长资金需求。

《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中国政府推动碳中和的强有力环境政策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促进企业减排、技术创新、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合作及引导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落地,同时作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规律,联合了20余单位共同签署和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推动碳排放权市场稳步规范发展。

智碳优选平台上线发布仪式

智碳优选是一款专注于绿色建材领域的互联网产品。旨在构建建筑建材行业减碳论证和追踪体系,为企业提供可视化绿色低碳建材产品信息数据,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让多方合作提高效率。

本次论坛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倡议,助力碳中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相关方法核算,本次论坛产生的碳排放为32吨二氧化碳当量,主办方通过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实现碳中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于洁为本次论坛颁发碳中和证书,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挺代表主办方接受证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 潘家华

潘家华学部委员、主任为开幕式做总结报告。潘家华指出从能源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意味着碳市场的空间合理和前景乐观。潘家华主任对碳市场做出生动有趣的形容,他指出碳市场现在是色香味俱全,交易过程中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陈,有和风细雨时段也有狂风骤雨时光,各方需要砥砺前行,开拓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决策者、生态环境专家、经济学家、布局和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投资机构中高层、碳市场相关的服务机构高管代表近六百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本届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承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