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万众期待的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
开市一年,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碳价处在合理区间。截至2022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已形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由湖北牵头建立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简称“中碳登”),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相当于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和“底层数据库”。
一年来,中碳登是如何服务于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未来又将如何护航全球最大碳市场?
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表示,中碳登的核心任务是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为主管部门和控排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一年来,中碳登及时准确完成账户开立和配额分配。建立起专业化客服团队服务企业入市,2162家发电企业注册登记结算账户开户率达100%;在首个履约周期内,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放碳排放配额逾90亿吨,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
确保交易结算安全高效。与12家结算银行对接,建立多方对账机制,自启动交易以来,未发生交易清结算异常情况。截至2022年7月8日,累计完成237个交易日的清结算工作,清算总额为169.81亿元。
协助提升首个周期履约率。多渠道开展专题能力建设,实时跟进履约进度,做好各类服务支持,最终企业履约率达99.5%。
持续开展系统运维优化。首个履约周期内,共完成126个系统既有功能优化和7个新增功能开发,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生产环境累计完成12次版本迭代更新。自2021年5月12日正式上线运行起,系统无中断,连续安全运行408天,成为保障全国碳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可靠基石。
碳金融碳定价实现多项探索创新
“依托健康平稳运行的市场,中碳登不断深化市场服务、积极拓展市场功能,有序开展创新探索。”陈志祥说。
在碳金融制度规范上,编制上报了《碳排放权质押业务实施细则》和《碳排放权托管业务实施细则》,积极参与最高法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案件研究工作。
在碳定价机制探索上,联合中债登、上清所、农业银行编制发布了“中债中国碳排放配额现货综合价格指数”“上海清算所中国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农银全国碳排放权质押价格指数”3个权威价格指数。
在自愿减排上,中碳登出台了《全国碳市场配额自愿注销申请流程》,在其协助下,今年6月5日,全国碳市场首个自愿注销碳配额以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案例诞生了。
一年来,中碳登携手行业伙伴,不断扩大绿色“朋友圈”,夯实全国碳市场之基——
4月22日,湖北、福建两省“碳股东”牵手,为中碳登建立跨省联动和合作机制,打造统一生态要素资源市场积极探索;
7月4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与中碳登在线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相互合作,全面支持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建设;
7月13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碳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双碳法治研究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制度研究平台和法律人才孵化中心。
形成“一盘棋”双碳新格局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认为,中碳登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履行“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承诺的重要基础设施。运行一年来,中碳登以无差错、零投诉、全力推进的态度和成绩,保障了全国碳市场平稳高效运行。同时,中碳登积极谋划立法和碳金融建设,在积极完善中国碳市场体制机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碳登的推动下,武昌区还积极申报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并通过评审。”孙永平表示,一批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在武昌、武汉落户和集聚,这对湖北建设碳金融中心,打造特色“双碳生态圈”,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将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准备工作正式启动,中碳登又将如何推动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陈志祥介绍,中碳登将参考国际成熟碳市场体系,推动碳减排、碳汇登记、监督和管理过程中的统一核算和登记,逐步建立企业级、地区级碳账户,针对各类碳减排行为形成统一登记制度,推动碳交易市场、绿色电力市场、用能权市场、排污权市场等环境要素市场有序衔接,形成“多个交易机构,一个登记机构”的格局,更好服务于各个省份、各个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助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双碳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