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国企密集进军新能源喜忧参半

   2010-03-25 《上海国资》
47
核心提示:目前,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并未形成领军企业,行业整体在全国相对落后。自去年5月底上海发力推动新能源等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

目前,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并未形成领军企业,行业整体在全国相对落后。

自去年5月底上海发力推动新能源等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来,上海国资在核电、风电、太阳能、IGCC、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渐成规模。

但在太阳能领域,大多数国资尚无清晰思路。与核电、风电等已有基础的产业不同,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被认为“醒得早,起得晚”。产业发展的整体落后,使得上海国资在这一产业进行布局时,面临比其它产业更多的挑战。

沪上国企密集进军新能源

2月28日晚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电气)发布公告,调整了2009年4月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预案》。上海电气表示,此次调整后,募集的绝大部分资金将主要用于核电、风电产业,以强化其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此前的2月2日,总投资15亿元,生产2-5MW大型陆上及海上风机的上海电气风电东台制造基地正式开工。上海电气董事长徐建国表示,该项目的开工,吹响的是上海电气进军海上风电的“集结号”。

据悉,上海电气独立自主设计的3.6兆瓦海上风机样机将于2010年6月下线,年内安装下海。藉此,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望成为继火电设备之后,第二个销售过百亿元的拳头产品。

这两次大动作,均表明上海电气正加快其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将优势资源向核电、风电转移。徐建国表示,核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上海电气有市场、有优势,下一步的任务是趁势而上。

与此同时,另一国资巨头上海申能集团已完成了其在世博太阳能项目上的大部分投资建设。世博太阳能项目总装机容量4.6M瓦,总投资2亿元。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1月11日,该项目已并网发电,目前日平均发电量6000度左右。

此前,申能投资建设的当时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并网型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临港太阳能项目2008年已投入商业运营。其在风电、核电等产业的各个项目也正有序推进。

申能集团综合管理部经理苗启新告诉《上海国资》,申能集团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中,其向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坚定不移。

这一点,从上海市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的分布情况中清晰可见。上海市2009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共有53个,其中国资新能源项目9个,占近1/5。在这些项目中,企业的优势行业被有意识强调。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上海电气共有16个项目进入第一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首批资金下达项目,其中,核电6个,风电3个,约占2/3。

在上海的新能源领域,具有产业基础优势的行业,多由国资领军。最典型的是核电。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王明弹认为,内地发展核电产业最具优势的地区就是上海,因为上海具有产业基础优势。

上海电气集团有关人士告诉《上海国资》,在核电领域,上海电气已投资60亿元,未来还将再投资10亿元,形成年产4-6套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的能力、10套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能力和32台核二、三级泵的能力。

光伏产业起步早发展慢

相比于核电设备制造等行业,上海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可谓“醒得早、起得晚”。

上海国资早在2001年就进入了太阳能行业。其中,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SSEC)2000年1月注册,出资方为上海航天机电、上海申能新能源和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交大泰阳于2002年11月成立,出资方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交大南洋、上海正隆科技。

目前,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并未形成领军企业,行业整体在全国相对落后。

“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落后,表现在太阳能应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太阳能材料、太阳能装备等各方面全方位落后。”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史表示。 [page]

2008年,全国光伏电池产量2570 MW,其中江苏的产能就占到70%左右。而上海目前的产量只有100 MW,装机量还不到10MW(包括世博园区4.6MW,临港新城0.2MW、崇明项目1MW)。

“投资规模整体不大,缺乏良好的机制,以及没有和资本市场对接,是上海太阳能光伏企业发展缓慢的最大因素。”胜道资本总经理邱红光认为。

除此以外,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原因之一。据透露,太阳能光伏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初创之时,曾有意在上海投资,还找过苏州、南京等城市,但最终,无锡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它。

邱红光介绍说,无锡尚德起步之初,对创业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当时无锡市政府给出了一条“有点出格”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对“经论证可行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经市领导出面协调,5家国企完成了对尚德的5000万元资本注入,成为尚德股东(后尚德海外上市时退出)。从2001年到2005年,无锡市共为尚德争取到了包括国家、省、市三级的11个项目,尚德发展至关重要的2003年-2004年,无锡市政府又无偿拨付尚德支持资金3700万元。

国元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海鸥认为,太阳能光伏等在产业“初创期”尤其依赖政策的扶持。太阳能光伏大国德国、日本的太阳能产业,都是在政府的强力扶持下发展壮大的。

对此,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倪开禄深有感触。2003年,倪开禄用500万资金投身光伏行业,比无锡尚德晚一年多,但如今,尚德位列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前三甲,超日却依旧忙于上规模。

“如果我在江苏也早就做大了,当时上海这边没有什么政府的支持,银行贷款也不容易。”倪开禄感叹。

国资进军光伏产业瓶颈多

东方证券研究所资深分析师邹慧认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核电、风电、IGCC、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目前只有太阳能行业没有大型国企作为领军企业。这为国资在太阳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不少变数。

邱红光认为,除了行业整体落后大势的制约,良好机制的缺乏也是国资进军太阳能领域面临的困难。

国企的优势在资金,劣势在体制。世博园区太阳能应用的总体设计单位,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郝国强举例说,同样上一条生产线,民企可能只需半年,国企因为走流程,审批时间长、限制多,花费时间通常较长,容易错过发展机遇。

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方向的不确定性,则是国资进军太阳能的另一“拦路虎”。

到目前为止,太阳能电池基本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晶体硅(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第二代是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微晶硅等硅基薄膜、碲化镉(CdTe)和铜铟镓硒(CIGS)。第三代是一些新概念、新结构电池,如染料敏化电池、有机薄膜电池、纳米结构电池等。

由于在第一代晶体硅上已经落后,上海将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第二代薄膜电池上。

而业内对于薄膜电池三种技术路径优势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因而在确定投资方向时,企业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邹慧认为,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上的劣势,使得国内太阳能的市场应用一直未能有效启动。这是企业进军太阳能领域最大的难题。

申能新能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介绍,世博太阳能项目1月11日已开始并网发电,但上网电价至今没有核定下来。“这就是应用瓶颈。目前政府的相关扶持主要针对生产,对应用的扶持不大。”

可以预见,如何应对上述系列难题,将是上海太阳能产业发展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此,邱红光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一方面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制定最优惠的配套政策。“对交大泰阳、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国有太阳能企业,通过注资加大国有资本的投入力度,同时通过重组等方式,推动其进行资源整合,以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出太阳能行业的龙头企业。”

当然,尽快组建产业投资基金也必不可少。“应促使上海国盛集团等国资经营公司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在3年内组建一只上规模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使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产生良好的合力。”邱红光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