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以市场之"匙"开新能源之"锁"

   2009-10-09 解放日报
66
核心提示: 在上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阐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时提到,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

 在上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阐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时提到,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国内新能源业界对此反应热烈,认为在今后十年,我国新能源无论从产业还是从应用上,都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在此前举行的2009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实现新能源逐渐代替化石能源的目标,我国急需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新能源市场机制,并在降低成本、并网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

新能源产能是否过剩?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明确指出风能产业和光电产业,特别是光伏电池生产“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不容忽视。

针对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会上表示,从长远看,目前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但由于现有市场开拓和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新能源产能不能被全部消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下海外需求锐减,从而造成了相对过剩。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同意“相对过剩说”。他认为,我国光伏产业还是很弱小的,目前光伏生产能力只有2000多万千瓦,就算把所有马力开足,都装上电站,才相当于火电发电量的1%都不到。从与传统能源比较来看,现在这一点点的新能源怎么能说“过剩”呢?但“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的确存在,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在市场准入上不够规范,标准尚不明确,使得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产品、水平良莠不齐。在这个情况之下,及时向企业和投资者发出一些预警,作出行业判断是必要的。

无锡尚德CEO施正荣说,“过剩”是低端产能的过剩。美国目前的太阳能企业没有超过10家,但每一家拿出来都是顶呱呱的,虽然它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才11%不到一点,比中国企业产品15%—16%的转换率还低,但卖得却比中国产品价格高得多。为什么?因为人家在稳定性、与建筑的结合等方面有创新之处、过人之处。相反,国内不少企业不注重创新只满足于做加工者,靠打价格战占领市场。施正荣认为,光伏产业宏观上发展不过剩,但要注意发展的节奏,一哄而上会扼杀这个产业。

 

市场之“匙”在哪里?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产能相对过剩,这与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外打价格战、国内市场开拓不力密切相关。新能源的国内市场应用仿佛被一把锁给锁住了,目前亟需一枚智慧钥匙把锁打开。这把锁是什么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说,这把锁由多个瓶颈组成。首先是产业内相关技术还没有解决好,成本相对高,大规模使用可能增加方方面面的负担,因此这个产能的发展,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协调起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第二个瓶颈是并网的问题,不管是风能还是太阳能,并网都是当前关键的制约因素。史立山说,现在要往电力系统中引入新的绿色电源,这就不仅需要解决“智能电网”等技术上的问题,更需要一套程序来规范它。

史立山说,一个电站建成了怎么并网,需要走哪些程序,作为一个电力系统管理者,如何来检测,按照什么标准管理,目前这些都是空白点。我们还没有适应太阳能建设的程序,而这个程序需要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来探索建立一整套管理体制。

  向欧日学什么?

在此次2009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上,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副主席默雷·格曼伦介绍了欧洲太阳能光伏应用的情况。他以德国为例说,目前德国的光伏装机达到了1200万千瓦,领先于欧盟其他国家。德国为什么会发展比较快?一个重要原因是实施了固定电价政策。光伏并入国家电网后,德国电力用户每消费一度电所交的电费中有0.13分钱人民币是给光伏产业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作了计算,如果这个用到中国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中国2008年共发电3.5万亿度,如果乘以0.13得到的资金,放在长三角一带,就能增加45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

另一种政策是日本的补贴法。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所长大西康雄介绍说,日本政府从1974年开始实行了阳光计划,刚开始,由于用户少,成本特别高。但是日本普及太阳能发电决心很大,对每户住宅太阳能电池板采取补助制度,于是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住户越来越多,市场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由此新能源市场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另外日本还对电费进行补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