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产业:五个“着力”为发展添把“火”

   2010-04-12 广西新闻网
65
核心提示:产业规划:建设全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 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从现在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优势新

产业规划:建设全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

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从现在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优势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以及传统能源产业变革的全面起步,夯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初步形成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再经过8年左右的努力,新能源产业形成一定规模,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到2015年,我区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20亿元;核电开发总规模1200万千瓦;投产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建设户用沼气池448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1600处;建设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30万吨。

到2020年,我区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核电开发总规模1800万千瓦;投产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建设户用沼气池500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3000处;建设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80万吨;建设风力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站装机容量15万千瓦,太阳能电池产能20万千瓦。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

现状调查:可持续发展呼唤新能源产业

我区开发利用新能源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的国家政策扶持及积极努力,已初具规模。从1999年开始,广西新建沼气池数量跃居全国首位,占全国年新增总量的1/3,目前沼气池入户率已超过40%,为全国沼气池入户率最高的省区;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利用,全区规划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多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核电开发也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我区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能源发展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是新能源开发程度较低;二是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不够;三是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是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五是新能源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区拥有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风能和太阳能资源。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我区列入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省(区),这些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区面临着供给长期偏紧及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为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我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新能源建设,大力开发核能、生物质能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路径选择:技术研究先行 政策资金扶持
 

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说,广西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建设以其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模式和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的良好的生态与经济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能源理事会的目光。下一步,广西力争到2015年建成中国第一个基本普及农村沼气的省区。

自治区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15年,广西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800台,在沿海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场1~2个;2010年~2015年推广微型水力发电机8000台;积极开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液体燃料、能源树种、能源作物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建设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争取在2015年,建设省级农村能源科研实训基地1个,县级农村能源服务站104个,村级农村能源服务点10192个。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区打出“五个着力”组合拳:一是着力健全能源体制机制。特别要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建设,完善新能源发电上网配套措施,优先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并网发电。二是着力完善能源政策体系。积极向国家申请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和财政金融支持,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治区出台扶持性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资源普查等前期费用扶持和贷款贴息的力度。三是着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支持相关技术的适度产业化和实际应用;加强终端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通过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手段,支持能源技术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能源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四是着力增加政府投入。重点支持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关键技术,以及核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城市太阳能利用工程建设的支持。五是着力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示范工程建设,以及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能源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信贷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