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能源网和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4月2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出席了论坛。在论坛上,石定寰、刘应宽、肖钢、汪宁渤、张利宾、韩晓平等多位业界专家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力促中国新能源产业得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1.9亿吨,进口煤炭1亿多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我国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指标上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未来的减排形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问题。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目前,我国风电处于起步阶段,离替代能源还相差很远,因此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还谈不到“过剩”,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依然十分强劲。
石定寰认为,将来可再生能源将承担重要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目前无论是总量还是核心技术我们还相差很远,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中国风电市场问题亟待解决
美国贝克博茨律师事务所张利宾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已成为风能装备制造业大国,2009年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经达到80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580兆瓦,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中国风电机组整机产能将达到20000兆瓦。
尽管我国新能源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十分广阔,但面临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在会上,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指出,中国风电开创了其他所有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资源导向型”的中国发展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哪风好就在哪建风厂,什么地方能建多大规模就建多大规模”。
“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风电发展的瓶颈走向三部曲:风机制造技术瓶颈—风电输出瓶颈—市场瓶颈。市场仍然是最大的发展瓶颈,如何解决市场消纳问题是现在乃至以后相当一段长时间里中国风电,包括太阳能等一些可再生能源,必须要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汪宁渤表示,我国风能资源和市场的逆向分布形式,以及以“资源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决定了中国风电发展将要承受更多的考验,面临更多的难题。但如果问题得以解决,风电将会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极大的扩展全世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总量。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内部分地区,风电已经以主力电源的身份出现,但却并不具备承担主力电源责任的能力,如调峰、系统稳定、调压等。汪宁渤认为,风电产业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统一规划职能的缺失,在风电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规范不完备。近两年风电装机规模连续翻番,使得2010年将实现原来2020年的规划,但电网建设和风电发展的不匹配使得二者无法协调。
他建议,风电进一步发展应当注重统筹规划,与煤电打捆混合外送,实现输电替代运煤,以此来解决市场消纳问题。风电和煤炭的共同联合外送替代铁路运煤将成为未来中国风电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光伏发电装机至少在1.5亿千瓦
宁夏电力太阳能公司董事长刘应宽表示,去年年底我国的电力需求是3.2万亿度,如果按照到电力弹性系数1:1计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随经济总量翻一番,电力需求将达到7.2万亿度。[page]十年后我国的电力需求翻一番,但我国的火力发电不可能也翻一番。按照目前我国的火力发电情况来看,十年后火力发电最多达到5.5万亿度电,加上水电的9000亿度电,离7.2万亿度电力需求还差1万亿度。剩下的只有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
他认为,我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至少要达到1.5万亿,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将实现平价上网。
同时,石定寰也表示,实施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不能只靠国家扶持和补贴,必须要求产业通过科技进步、企业管理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工艺、新的产品,使其具有和传统能源竞争的优势。
他建议,国家应给光伏产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余地,促进光伏发电成本尽快降低,更早的实现平价上网。
天然气应作为调结构的突破口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天然气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发电效率高达60%,可以减少70%的二氧化碳,因此,国家应重视天然气的发展,降低天然气的价格。
韩晓平表示,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仅青藏高原就发现350亿的可燃冰,100万立方米的页岩气,总和达到316万亿的气量,可以折合2658亿吨标准油。
“如果我国天然气达到国际水平,加上未来的智能电网和其他新技术,我们就有可能实现2020年碳减排的标准。”韩晓平说。
他建议,国家应抓住机遇引进LNG,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将天然气作为调结构的突破口。
中国能源需要“走出去”
美国贝克博茨律师事务所张利宾教授表示,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拥有独具的优势,低廉的人工成本,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参与海外风力发电项目大有可为。
2000年到2008年,全球光伏发电年装机容量每年保持45%的增速,08年新增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950兆瓦,比07年增速110%,2008年全球光伏产业产值达到371亿美元。
张利宾教授建议,中国政府应更多的鼓励新能源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但他同时强调,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出去“项目和任何其他项目一样,都将面临一些风险,如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十分注意和解决”。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要走向国外,应该学会主流文化的运用,向国外学习好的经验和技术,利用西方的有利的体制和运作规则,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新能源体制,当然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51915030 联系;经授权后可转载,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