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长,化石能源大量消费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安全。同时,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增加能源供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轻环境污染,遏制气候变化,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创能源供应新模式势在必行。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具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的特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减排温室气体的最有效措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为了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减排温室气体的优先措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我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极为重视,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前,我国政府做出了两个承诺:一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二是2020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45%。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把发展新能源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状况,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资源尤为丰富。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13.4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205.1万千瓦;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约在4800-6400兆焦/平方米。截至2009年底,全省建成电力装机突破1800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建成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在建的水电、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太阳能大规模开发利用工作也已经起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河西戈壁荒漠地区,地势开阔平坦,不占耕地,有利于规模开发建设,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我省河西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和戈壁荒漠土地资源,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了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机遇,开创能源供应新模式,全面启动了以酒泉为中心的风电基地和以河西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基地前期和建设工作。目前,国内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酒泉风电基地配套建设的750千伏电网工程也已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计划。到“十一五”末,河西新能源基地可建成风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5万千瓦。同时,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武威太阳能级硅材料生产基地正在抓紧建设,酒泉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和河西地区一批兆瓦级太阳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开展,与之配套的河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规划研究工作也已全面启动。规划到2015年,在河西地区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并带动以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和以核燃料的浓缩、转化、后处理为龙头的核工业产业链,构筑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
初步估算,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0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可替代相当于58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00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00万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将有力促进我省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将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到201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提前5年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
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又一标志性工程。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省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新能源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培育健康的市场;二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新能源的快速有序发展;三是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在我省开发建设新能源;四是推进有利于新能源健康发展的价格机制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建设新能源,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做到节约资源合理利用;五是加快新能源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我省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赵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