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是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为了占领这个制高点,世界各国正在你争我抢。在中国,由于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仅以风能为例,到2009年,中国各地的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为风力发电提供机器设备的风电制造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各地风电场也普遍经营困难,近1/3的风电机组闲置,在内蒙甘肃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风机建成后“晒太阳”的现象。
据预测,今年中国并网发电的风电大约只占到全社会总发电量的3%,由此可见,风能并没有过剩,反倒是太少。但是为什么又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呢?
显然,中国的风电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怪圈。社会投资风电的积极性很高,产能连年增长,但是生产出来的风电进入电网却十分困难,造成了极大浪费。风电上网为什么这么难?风电产业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呢?
[记者]:我是中央台经济之声记者覃勇。我现在是在河北省张北县正在建设的一个风电旅游观光园,我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草原上到处是迎风旋转的白色风机,看上去很是壮观。
在张北,记者采访了一位叫叶淑贤的民营企业家。叶总是天津人,原来做房地产生意,2005年来到张家口市张北县投资风电。经过5年苦心经营,投入近20个亿,她的风电场到今年年底将达到20万千瓦并网发电。
[叶淑贤]:“05年或者04年就出台了一个7号文件,新能源无条件允许接入电力公司总网。我一听挺好,我们从那时起就着手搞风力发电。
[记者]:你还是比较看好这个长期的投资效益的?
[叶淑贤]:我觉得这个行业确实比我搞房地产要好得多。能源比较稳定,国家不能拿能源上下浮动是吧?”
[记者]:由于风电入网资源紧张,国家不得不在入网标准上进行一定限制,像叶淑贤这样的小型风电企业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叶总的风电规模小,为了上网,她不得不自己投入5000万搭建起本来应由国家电网搭建的上网线路。
[叶淑贤]:国家发改委给的百万级计划内的规划,不给民营企业,几大电力公司分配了。今年新出台了一个政策,省一级的5万级以下的基本上就限制批准,意思就是给国家计划内的百万级让路。
[记者]:那你现在受到这个限制吗?
[叶淑贤]:我肯定受限制啊。
我国风电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偏远地区,处在国家电网的末端,由于风能发电不够稳定,风电上网难一直是个问题。张北坝上草原是风电投资热土,四千多平方公里的风电资源目前已经被20多家国营电企瓜分完毕。但占地装机其实只是表面,关键要看你发的电能不能进入国家电网。
因为不能上网,2009年有1000多万千瓦的风机设备被闲置;因为不能上网,各地风电场普遍亏损经营,近1/3的风电机组闲置;因为不能上网,风力发电的规模上不去,电价自然降不下来,作为企业的国家电网自然也就没有接纳的积极性。风电上网难,已经成为制约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原本能够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能源产业,自身正面临着结构性困扰。
风电入网真有那么难吗?要破解这一难题,第一,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协调和扶持,第二,需要通过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解决风电上网难的问题,第三,需要提高电网企业接纳新能源的积极性。
有官员就表示,区区1200万千瓦风电不至于对电网稳定产生影响,风电入网难很大程度上跟电网公司对风电的消极态度有关,背后是钱在作祟。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张国宝]:“现在1200万千瓦相当于火电500万千瓦,说马上对电网产生了什么不稳定啦,这个那个啦,我个人认为,讲得有点难听,言过其实!但是作为网公司来讲,确实它现在对于接纳风电兴趣也不大。它们要是购买核电、火电,电量要比这大得多,也稳定得多,也可调控得多,它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风电?”
解决风电上网难是盘活新能源产业的关键,而如何提高电网企业收购新能源的积极性又是关键的关键。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施鹏飞:
[施鹏飞]:“ 从根儿上来讲,电网企业现在缺乏激励机制,电网在接受不稳定的风电里头,现在确实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调度上管理上的问题,过去没遇到过,在全世界也没遇到过,需要我们去闯,这必然会增加电网企业的经营成本,那么这一部分必须要给补偿,而且要激励到风电接受的越多,电网企业的效益越好,这样它才能变被动状态转成主动状态,它才会尽量想办法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能源经济学家韩小平认为,目前风能制造业产能过剩只是产业内部的协调出了问题,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就可以解决。
[韩小平]:“我们应该星罗棋布的发展,不要集中地发展,集中发展之后对电网冲击太大。如果我们在东南沿海更多地建立一些风电,这些风电靠用户非常近,同时那个地方的的电网承受能力也比较强,也就比较溶剂吸纳这些电。不能一窝蜂地都挤到西部去,都挤到西部就意味着这个电是没有办法把它接过来的,即便国家电网公司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高特高压,搞智能电网也是非常难的。同时我们要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发展天然气,因为有天然气灵活调节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承受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这样的一些清洁的能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