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欧洲将建立超级电网 整合各种再生能源

   2010-02-08 网易
55
核心提示:对于积极推进用风能或太阳能替代矿物燃料的倡导人士,有种指责声一直不绝于耳:要是没有风或没有阳光的日子,靠什么发电?不过眼

对于积极推进用风能或太阳能替代矿物燃料的倡导人士,有种指责声一直不绝于耳:要是没有风或没有阳光的日子,靠什么发电?不过眼下,在欧洲出现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只需瞬间,我们的电网就可以完全转换到另一种绿色清洁能源上。

不过眼下,至少在欧洲,出现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只需瞬间,我们的电网就可以完全转换到另一种绿色清洁能源上。

今年1月,一项旨在整合北欧各种现有再生能源设施的大型电网计划已有进展,目前有9个国家正式同意参与这项合作计划。这个“超级电网”将通过绵延数千英里的海底电缆来整合英国多风海岸的风力发电场、丹麦及比利时的潮汐发电、挪威的峡湾水力发电潜能和德国大规模的太阳能设施。

这个电网的建设意味着,当其中一种能源短缺时,另一种能源能补充其不足,以确保供电的连续性。欧洲风能协会(EWEA)的政策负责人贾斯汀·威尔克斯 (Justin Wilkes)告诉CNN记者:“一个北海电网将把海上风能输送入我们的电力供应中,使欧洲有机会开发其从未利用的最大能源。这个超级电网将连接起北欧的整个电网——让市场具有更多的竞争性,从而降低电价。这样,欧洲依赖和进口矿物燃料的费用会大大减少。”

已经签署协议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瑞典、爱尔兰和英国。上述国家希望这个超级电网能在今后十年内投入使用。此前欧盟承诺“到2020年,20%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而超级电网被看作是实现这个诺言的重要步骤。

威尔克斯说:“如果不扩大和升级电网,欧洲就无法实现减排计划,也无法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目前,欧洲正在开发的几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约1000亿瓦特,可满足欧盟10%的电力需求。但是现有电网没有能力充分利用这种潜能。威尔克斯说:“欧洲的电网大都建造在大城市附近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或核电站周围。而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最佳开采地往往在其它地区——所以现有的电网需要扩大和更新,以便把可再生能源出现地区的电力输送出来——比如有些地方正在刮风、有些地方阳光明媚等等。”

可再生能源的拥护者认为,放弃矿物燃料将会产生数千个高质量的“绿色就业”岗位,同时可刺激欧洲经济。威尔克斯说:“一个北海电网就有可能带动整个风能行业,它有可能促使欧洲建立起一个数十亿欧元的新型海上风力发电产业,同时也能为海岸风力提供新市场。”

“(但是)北海电网推动的不仅是风能行业,而是包括波浪和潮汐能在内的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同时也带动了消费者。所以这会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消息。”

当然,所有这些价格不菲。EWEA估计,要建造一个连接北海地区(包括波罗的海、爱尔兰海以及英吉利海峡)所有国家的超级电网,造价在400亿美元左右。2008年,绿色和平组织一份报告估价稍低,其预计建一个类似的电网的造价在200至300亿美元。

可再生能源协会的电网专家提姆·拉赛尔对CNN说:“把远海的风能和其他海洋资源的能量传输到陆地的代价不菲。”

“通过长途陆路和水路来连接各种电力系统的联网装置造价也很昂贵——但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增长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角度看,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据估计,增长的风力发电将增为电力系统之间带来更高的联网效益。”

泛欧洲“超级电网”计划是要把整个欧洲的可再生能源与计划中的非洲及中东太阳能电场整合在一起。该计划目前已经得到英国首相高登·布朗和法国总统尼古拉斯·萨科齐的政治支持。任何投资都无疑在向泛欧洲“超级电网”的设想迈进。

威尔克斯说:“这个北海地区电网是欧洲超级电网的一期工程,它至关重要。但这样一个超级电网还需要更好的联网,总体而言,不仅要跨越法国、德国、瑞典和希腊的边境,还要穿越南欧和地中海。”

这些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但EWEA相信,到2050年,欧洲所有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威尔克斯说:“尽管有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还存在技术屏障,但事实证明风能技术已具备竞争力。

“阻碍风能发电的其他障碍来自于行政方面,比如获得规划许可和入网授权。眼下还有金融危机带来的信用缺乏所导致的资金障碍,但EWEA乐观地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长期问题。”

无论未来如何,此刻环保主义者都欢呼雀跃。“地球之友”组织的能源活动家尼克·劳告诉CNN记者:“国际社会对超级电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因为它不仅会提供诸如海上风能之类的充足、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而且还将有助于大幅削减碳排放。现在,我们需要资金和产业策略来付诸行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