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迅猛直追

   2010-02-02 中国日报网
44
核心提示:德国媒体1月31日报道称,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美国、日本、欧洲都是世界市场上的领先者。这些国家具备将先进技术转化为产业的

德国媒体1月31日报道称,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美国、日本、欧洲都是世界市场上的领先者。这些国家具备将先进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实力,加上超前发展的意识,致使大多数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都集中在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并拥有最大份额的市场。但中国近几年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迅猛直追,已经让美国和欧洲感到了压力。

从长远看,全球的常规能源-煤和石油只能越开发越少。国际上的竞争也会随之越演越烈。 2008年中国政府决定,发展绿色能源科技,并利用近20年来在基础设施与教育投资领域获得的优势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最近有消息称,美国环境专家告诫说,美国在清洁能源创新领域正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就美国环境专家的这一说法,德国再生能源杂志的总编迈伊(Hanne May)认为,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从一些具体数据中可以发现,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比如去年中国的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4000兆瓦,美国只新增 10000兆瓦。中国现在已有800多家专门生产风力发电机设备的工厂,这个数量相当于世界其它地区的总和。

虽然现在中国的这些工厂主要还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改变,或者说已经出现了改变。迈伊指出:“如果中国一些公司无法在国内市场上获得足够的份额,那么它们必将把目光投向国外,首选的当然是美国和欧洲。他们会利用生产成本比美国和欧洲低的价格优势开发国外市场。”

在回顾中国和欧洲在再生能源-风能发电领域的合作方面所走过的道路时,迈伊认为,迄今获得的是一种双赢的结果,而且欧洲的公司从中赚了不少钱。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一开始进口欧洲的风力发电设施,到建立自己的风力发电产业这个过程,“由于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了开发风力发电的重要性, 因此最开始时从欧洲进口了不少风力发电设施,当然还有小部分从美国进口。”

在中国发展风力发电的过程当中,欧洲企业也向中国出售了许多技术专利。大量欧洲企业在中国设厂。这些都为欧洲带去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美国的问题是,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没有很好地把握机会,政府的扶植力度不够,因此那里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风力发电产业。 现在美国也开始重视开发风力发电工业,并主要同欧洲进行合作。但迈伊强调说:“无论如何世界上没有一家大型风力设备公司或者零配件公司可以放弃中国这个低成本的生产基地。”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希望使美国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出口国。迈伊指出,特别是去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和中国都推出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两国都在积极向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并希望从不断增长的世界大市场上获利。因此产生了一些摩擦。

迈伊曾多次去过中国。中国的太阳能领域的飞速发展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介绍说,欧洲和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完全不同于过去在风力发电领域。中国在这个领域虽然比风力发电开发得要晚,但是从一开始就注重了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因此欧洲企业已经不像当年在风力发电领域那样有大量出口设备的机会了,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完全没有机会。目前中国的太阳能企业已经有上千家。其中还有具备国际能力的大型企业,这让欧洲企业感到忧心如焚。因为中国的这些公司提供的产品不但价格明显便宜,从性能和质量上已经不亚于欧洲的产品。

纵观德国市场进口的中国太阳能设备的技术含量,迈伊强调说,虽然中国能够生产高端技术太阳能设备的厂家目前还只是少数, 但是他们已经有能力让欧洲和美国的企业感到压力了。因此迈伊认为中国有朝一日会在再生能源领域赶超欧美并不是天方夜谭,“当然这就好像是一场比赛。需要各显其能。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会长期把持领先地位。”

当然迈伊对欧洲继续保持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的领先地位充满了信心。她说,将这些领域的研发工作同产业紧密结合,这是欧洲不断占领技术制高点的一大优势,“正因为有这种密切的结合,才有机会稳住自己的领军地位。自己搞研发,不断解决现实问题,当然会比花钱从别人手中购买新的技术能够更方便和更早接触新技术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