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技术瓶颈渐进突破 成本控制非材料因素抬头

   2010-01-27 科学时报
69
核心提示: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科技进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

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科技进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我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方面获得许多突破,一系列产业化推广示范工程的启动加速了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的应用,但研发投入不足、成本控制以及向社会生活渗透不够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还有许多障碍。

关键技术突破 示范工程推动

曹健林指出,“十一五”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已成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开发出多套符合中国实际或潜在技术的关键设备。在风电领域,目前我国已掌握1~3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系列的设计技术;1.5MW直驱永磁风电技术已实现大批量生产;自行设计开发的1.5~2.0MW风电机组叶片,实现国内整机厂商的批量生产。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已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义乌国际商贸城1.295MWp太阳能并网电站,并实现发电;完成了兆瓦级聚光光伏电站的设计,此外还有多个10MW级别的荒漠并网光伏电站正在设计建设中。自主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50kW和500kW级别的并网光伏电站,并实现了空间运行。

据介绍,为应对金融危机,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一系列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如“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工程,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选择一批示范城市推广应用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60000辆清洁能源汽车。推广“金太阳”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部分城市示范推广各类光伏发电技术和产品。示范工程总规模将超过600MW,年发电量将超过10亿kWh。推进“十城万盏”工程,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展开试点,推广LED(半导体)照明,优先应用在城市公共照明和景观照明上,预计3年内推广应用规模达到600万盏。

目前,上述工程已全面展开。至2009年底,近30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第一批经费已落实到位。

曹健林表示,在科技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仍将是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示范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新能源并网发电,从技术层面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瓶颈问题。加大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投入,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工程示范。将根据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边防海军的实际要求,开发集风能、太阳能、储能、海水淡化为一体的生活设施和可再生能源供电技术。将组织实施乡村新能源计划,在农村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还将超前布置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研究。

成本控制 非材料因素抬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目前发展新能源产业存在技术、认识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也不乏急功近利的做法。他介绍,在我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电技术相对成熟,但存在移民安置、宣传不足等问题。风电在建设大基地、大风电场的主导格局下,也应该兼顾中小型风电场及海上风电的建设,目前迫切需要解决风电并网运行的突出矛盾。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控制问题突出。影响光伏发电项目成本的原因既有电池、硅材料等材料性因素,也有安装、运行等非材料性因素。有些项目的施工运行成本已超过材料成本。生物质能利用则应向电力、交通、供热等多个领域推进。

“不仅关注电池板,还要优化系统、优化建设,否则成本很难降下来。”针对光伏发电的成本控制问题,史立山特别强调要通过加强施工建设管理,以增加发电成本控制空间。

据介绍,2006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为4元,至2009年已降至度电1元,而原来预想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为2015年。同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成本已降至1元内。虽然如此,光伏发电仍比常规能源成本高,需要大量补贴,未来其成本降低幅度有限。

应用有限 需鼓励需求端

曹健林表示,除了研发投入、成本控制等问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还涉及全方位应用的问题,即如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生产、生活形态,才是新能源利用的方向。“太阳能、风能属于稀薄能源(低密度能源),应该更多地用于家用和生活使用。”他说。

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财政部和住建部自2006年启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至2008年底已实施4批371个项目。这些项目单一技术类型多,如多以太阳能光热应用、地源热泵应用为主,复合型技术较少。

记者了解到,在建筑太阳能利用方面,2009年启动的建筑项目以公共建筑最多,其次是工业建筑,民用建筑还比较少。同时,21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38个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通过审批,此举将弥补我国没有在建筑领域规模化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不足。

该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我国将对符合利用条件的建筑强制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用于采暖、制冷、照明、热水等方面。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措施虽然会推动建筑节能应用,但国家在政策走向上还应该更多地鼓励需求端、出台普惠性的政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