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衍民: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我国在降低火电比例的同时,增加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比例,但现阶段只能是化石能源发电的补充。风能、太阳能发电不宜大规模接入电网,因为现在还不稳定,容易冲击电网,而且一般容量都较小,没有必要进行远距离的输送。就近接入配电网,就近消化,经济性比较强。这应该是发展的方向,欧洲、美国都是如此。
丁强: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新能源、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大功率发电和输变电、高效清洁冶炼、新能源汽车、硅材料提纯等重点关键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制造业基础较强,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完备,高效电机、污水处理设备、高效照明产品以及风电机组、光伏电池等已经形成较大规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和装机容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拿发展最快的风电来说,虽然目前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四位,风电装机达到1600万千瓦,但在全国8亿多千瓦总装机量中只占不到2%;我国风力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0.4%左右,而丹麦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5%,西班牙占11%。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必须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去年国家实施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金太阳工程”,并出台了区域风电标杆电价,推动了能源开发更有序、更快速发展。但我觉得力度还不够,还应出台更多可执行可操作的鼓励政策,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目前我国光伏产品还是大部分出口到国外。
另外,主管新能源产业的部门太多,可谓政出多门,相互掣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来解决所有问题,同时也缺乏规范行业的一手数据和行业标准。
除此之外,要完善光伏发电定价政策,敦促电网企业加快制定相关并网标准及管理办法,完善光伏产品、系统的技术标准,并能上升为国家标准,以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推动光伏产品和系统的认证和监测制度的建立,实现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王计:随着风电、核电、水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中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发电设备出现了“井喷式”需求,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需求有所减弱,但是中国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发电总量的比例还不高,人均用电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去年国家拿出4万亿元拉动内需,部分投给了发电设备,但是量还不够,所以不会带来过剩。据掌握的情况看,这部分投资主要是调整发电设备的结构,支持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