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部长万钢阐述中国新能源产业:要注意发展节奏

   2009-09-14 中国网
67
核心提示:在全球经济正经历衰退,以及气候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都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之路。新能源产业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新的

在全球经济正经历衰退,以及气候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都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之路。新能源产业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中国等都出台了诸多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在9月11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关于“培育新增长点”的平行全会上,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成为“焦点人物”,一个个关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问题抛向了他,对此,万钢部长给予了详细解答。

新的经济增长点发生在四个范围

万钢说,在这场我们经历过将近一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经济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正在变化。从中国的情况看起来,我认为,新的增长点会发生在大约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这四个范围。

能源方面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的能源,逐渐地脱离我们几百年来依靠传统化石能源的情况。这里面包括发展风能、太阳能等一系列的清洁能源,还有清洁汽车和高效照明等等。第二个是人民对健康的需求。生物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对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环保上面的应用等这些都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的区域。对于信息的发展,我们更多地是在高通、海量、智能的软件的方面。移动网络、因特网和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以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的应用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中的比较重要的内容。由于新材料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技术的发展,逐渐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新材料中产生了新的经济上的增长。我相信,随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万钢说,要想在一场经济危机之后能够迅速地推动技术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积累,有政府推动的措施,有广大企业的努力和广大社会和人民的需求。中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就启动了12个面向未来的重大科技专项。比如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等等,这是我们发展新型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基础。

技术形成市场需要政府驱动

一系列新的技术怎么样能够形成新的市场,从而变成新的经济的增长点?对此万钢认为,这是一个交替互长的过程。任何新的技术当它刚刚走入市场的时候,往往是其貌不扬的。比如说如果我们回想就在本世纪初的时候的数码相机,那个时候的最大像素也不过就在100万左右。但是经过不断地进入市场的更新和改造,不断地创新,它现在已经占领了基本上所有的照相机的市场。其实,我们在发展新能源的时候,发展新型的生物技术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技术的成熟会形成一个相应的应用市场。而相应的应用市场的驱动,它首先需要政府在这方面给予驱动的力量。

比如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的时候,我们首先就选择了公共交通的领域。其中一个就是让新的技术首先得到广大公共交通乘客的理解、认识和支持。第二,由于公共交通是属于专职车队式的营收,专职的驾驶员很容易找到新型汽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由于车的运行形势,提供的厂商可以更多地提供服务,在服务中改变产品。中国的公共交通足够大,全国有50多万辆公共汽车。这个过程中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通过用户的支持,这样就会促进一个市场的产生。

另一个方面,就要发动更多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它不光是在它对于某一个产品市场的敏感程度,更多的是在它对这种需求的及时的反馈。我们推出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创造新产品的时候给他们补助。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使他们在市场中得到担保。推动创业板上市,使他们得到市场资源的支持。还有高新区可以集合中小企业发企业债券帮助他们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不会过剩,但要注意发展节奏

新能源产业是否已经过剩?对于这个问题,万钢说,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政府。我想,一个新能源或者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拍节的问题。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当你左脚迈出去而后脚没有跟上的时候,不能说左脚迈得太远了。比如说风能投入比较多,上网就成了问题。但如果考虑到风能在整个的能源中占有的比例数就能知道它远远不够。但为什么有人说风能会过剩呢?是因为它暂时不能上网。我们现在要推进的是什么呢?就是把智能电网这个技术再推上去,使更多的风能能及时上网,这样就满足了需求。

太阳能也有同样的现象。比如说我们搞软件的,一个网络的软件推广的范围可能会得到很多人的应用,但是如果网络的本身速度还没有达到的时候就很难说软件本身过剩了。而是网络的能力要加强。所以,在研发、在推广新能源产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发展中的节奏。对于政府来说,要及时推动电网的产生,当电网扩大的时候又可以扩大太阳能的产生,这才可以扩大规模。但从我们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说,我们必须要克服的是我们现在过重的煤结构,因此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从宏观的角度是不会过剩的。但从实际的节奏上说起来,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节奏的合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关心的问题。

中美共同建立新能源国际研究合作中心

万钢说,发展清洁能源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美国朱棣文部长和骆家辉部长在访问中国的时候,我们谈到了中美在新能源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我们共同宣布了发展新能源的一个合作形式,就是共同建立新能源的国际研究合作中心。这个形式我们特别强调希望我们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能够在一起工作,共同瞄准几个未来的方向,面对未来进行合作科研。这样就可以来促进双方的合力进行双方研究的互补,解决一些中美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说清洁煤的利用、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的方面等等。

万钢表示,高科技的限制往往是由于两个国家之间有一些差别,更多地需要两个国家之间的了解。我想如果我们共同确定面对未来的技术,共同地研究和解决,大家发挥共同的智慧就应该能够克服一些在过去高科技方面的问题。而且我相信,中国的科学家在面向未来的研究方面和世界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在很多领域中我们已经逐步走到了相近的起跑线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