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被集中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挤在一个并不宽敞的会议室里紧张的忙碌着,不时有人拿着自己做好的计划走到一个帅气的男人面前,认真地说着什么,突然,那个帅气的男人猛地站了起来,走到会议室的投影板前,松了松自己的领带,双手叉腰,用近乎咆哮的语气说道:“这个项目,关系到我们DB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在有太多的人在我的耳边说不可能,但是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句话!DB是一个56年历史的品牌,当我们走到外面,双手将名片递给客户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它,我们不能让这个品牌砸在我们手里!”这是最近热播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一个场景。
客车行业的集体骚动
如果有一天,于春印不经意间看到上述电影场景的时候,会不会在里面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会不会想起那次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自己的心情?那一天,身为中通客车副总经理的他端做在椅子上,面对着摄像机和话筒,还有不停对着他狂闪的相机,似乎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激动,他的脸色在慢慢地变红,在喝了一口助理递过来的矿泉水后,清了清嗓子,用略带点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一段至今仍被同行津津乐道的一段话:“在传统客车领域,我们中通是第二集团军,已经很难赶上宇通客车和‘金龙系’。我们选择新能源客车这个突破口,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新能源客车实现弯道超车,跻身第一集团”。
没有谁会想到于总会突然抛出这样一段话,毕竟如今在国内一百多家客车制造商中,“三龙一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郑州宇通),这四家企业凭借年产销过万台,产值过50亿元稳居第一集团,其他企业只有遥望眼红的份,在以前大概连中通自己都不知道何日才能进入第一集团。不过中通应该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前世曾经的荣耀:上世纪九十年代,客车江湖里还没有“三龙一通”这个叫法,那时候满大街跑的都是聊城客车(中通的前身)和扬州亚星,江湖尊称“南扬北聊”。所以,当新能源这个“突然的幸福”出现的时候,就好像给中通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长时间被“三龙一通”死死压在身后的它看到了打破行业格局,重回第一集团的曙光。
弥尔顿曾说过:“希望里蕴藏着极大的力量,能使志向和幻想成为现实”,中通在看到希望之后的行动似乎为此做了注脚:中通新能源客车产品,第一个登录国家产品公告;第一个形成系列化产品型谱;第一个通过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到今日,更是直接启动了他们的“超车模式”:4月下旬,总资产14.8亿元的中通客车出台报告,称将投资11.38亿元建设2万辆新能源客车及节能型客车生产基地!新基地2万辆的总目标年产量是它们2009年年产量的三倍左右!超级基地再加上当地政府对他们的大力支持——来自山东交运集团等企业共计350辆新能源客车,大约价值4.5亿元左右的采购清单最近也送到手中,更是让中通信心十足地决定甩开膀子,一定要在新能源这块新大陆上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不过,也许中通没有料到被新能源这颗“惊雷”炸醒的并不仅仅是他们中通客车,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一时间,原本沉寂多年的客车行业突然开始热闹起来,不管是混迹江湖多年的老资格还是从没见过的新面孔,都号称掌握了“新能源”这项“绝世武功”,对“三龙一通”霸占武林盟主这么多年都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嚷嚷着要重新推选“武林盟主”,或者至少也要选出个“新能源霸主”来。而且个个来势汹汹。就比如行业新贵福田客车,这个刚刚出道7年的企业,在2008年,竟收获了来自北京公交系统的中国新能源第一大单——800辆新能源客车!更让人惊讶的是,它还带着中国首家新能源客车产业基地的桂冠!要知道,那可是一个50亿元重金打造而成的新能源客车产业基地!没办法,谁让他的背后站着卡车行业的龙头——不差钱的北汽福田呢;以往在客车行业里没有太大分量的五洲龙客车、中大客车和刚成立不久的湖南南车时代公司也纷纷“亮剑”;闻风而来的甚至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波导集团,对,就是那个生产“手机中的战斗机”的波导,也对外高调宣称进军新能源客车。不完全统计,短短时间竟然有30多家企业涉足新能源客车。一时间,客车世界硝烟四起,好不热闹!
其实,不只是第二集团军,客车行业的大佬们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进军新能源。就在一年前,郑州宇通,这个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销售业绩都常年位居客车行业第一的巨头,在一次国际客车展上,面对同行们对新能源客车的狂热追捧,还特立独行地展出了一款柴油发动机的BRT客车!宇通的副总工程师吴晓光当时轻描淡写地说过:“我们没有押宝新能源,我们的目的是节能减排,只要节省了资源,减少了排放,就可以了”。那时给人的感觉,宇通就像是一个成熟的老者,远远地在笑看一群小孩抢一个新玩具一样!如今,老者也对新玩具产生了兴趣,在近期的一次客车展上,宇通隆重推出了三款纯电动及新能源客车,还打出了“新能源客车,驱动绿色生活”的口号!还有苏州金龙,也在今年宣布实施两个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建设,目标至2015年在苏州形成年产3000台各类新能源客车的产能……行业巨头们的集体加入,意味着中国的客车业将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游戏,即将发生的,或许是决定未来中国客车行业格局的一场“战争”。
欣喜之下的隐忧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本刊曾有记者举过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一个美丽的清晨,一群马奔驰在草原上,远远的有一条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河对岸的青草显的格外茂盛,其中几匹马就迫不及待地向河流奔去,想找出一个办法,尽快享用对岸的青草,但还有几匹马则按部就班地啃食脚下的青草,一步步向河流逼近,黄昏时分,等他们到达河流时,或许过河的桥梁已经建成了。这个例子里所指的桥梁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核心技术、有市场需求、有产业链发展等等,那么当所有的马儿都准备奔向它的时候,这座桥建好了吗?
很显然,没有。
有业内人士曾激动地表示:“这么多的企业全部一头冲进新能源市场,可是有几个真正掌握新能源的的核心技术?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机,电池及电控系统)大多是花费巨资从国外引进动力总成,再进行组装,如某企业卖到广州和北京的新能源客车,就是与美国伊顿公司合作开发,用的是美国伊顿的混合动力系统。另外你知不知道一套伊顿的混合动力系统卖给我们的企业多少钱吗?少说40万!你还别嫌贵,就这价还不是随便就能买到!这么多企业都要,人家现在是供不应求!大家都投入巨资去抢滩登陆新能源,又有多少真的是为新能源而来的?如果没有国家针对每辆新能源客车最高60万的补助,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会有几家企业还坚持做新能源? 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的汽车行业,太浮躁,把宝贵的国家补贴资金都拿去用于装车,而没有投入在技术和研发上。还有个别企业就是在利用新能源客车概念进行炒作,去迎合国家的政策,在增加企业知名度的同时,获取政府的高额补贴!”
那么当那座桥还没有修好,争先恐后冲向的这些马儿又形成一个个联盟过桥时,桥梁能承受之重吗?
随着各地政府选定本地企业产品作为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主力车型,并且只针对购买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再加上各地的产业联盟和新能源生产基地,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推广中的地方保护雏形,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有一些已经准备好的马儿在竞争中因为这些原因被挤掉?又有一些没有准备好的马儿却凭借地方集团的保护浑水摸鱼过去了?这样一种乱局,恐怕这座桥,还没有修好,就要夭折了。
当看到马儿的群体躁动时,那些已经在这边的绿草地上吃饱的马儿,本来正在认真地修着桥梁,会不会因为潮流的推动,放弃修桥这件枯燥还没草吃的活儿?那么谁来修桥?
又或者,所有的马儿都跟随潮流冲向河边,等到达河边才发现,桥梁不知道何时才能修好,而强行过河的代价过大的时候,想吃回头草,却发现草儿已经被新来的或者没去的马儿吃光了?
…… ……
还好,马场(国家)只给这些马儿准备了三年的补贴绿草,三年期限过后,一切疑惑将水落石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