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产业需要突破制度瓶颈

   2010-09-02 慧聪化工网
63
核心提示:后危机时代是低碳经济领航的新时代。谁能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就意味着掌握了低碳时代的发展先机和国际经济话语权。展望世界新

后危机时代是低碳经济领航的新时代。谁能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就意味着掌握了低碳时代的发展先机和国际经济话语权。展望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抢滩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经济战略转型步伐的加快,拥有新能源发展优势的中国,也已从调整能源结构入手,减小对传统能源的倚重程度,开始了对新能源产业的布局。目前,以低碳化为特征的中国能源产业规划正在悄然变局。包括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在内的新兴能源产业,将引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与新能源发展热潮相对立的是,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着某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尽管政策已经明显向新能源倾斜,但与传统能源相比,期待政策扶持的新能源还是弱者。目前对新能源的规划仍停留在未来的增量而非现在的存量中,而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早已被列入“产能过剩”之列。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除技术因素外,政策障碍依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政策激励不够,目前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各级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二是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形成连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三是新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发展成本过高。

面对世界新能源发展现状,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尽快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把现有资源、扶持政策体系及未来十多年的能源投资格局理顺,打造高效率的新能源发展的宽松环境,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来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红认为,后危机时代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和中国崛起的宏观视角去观察。在新兴能源产业即将成为发展主导的时刻,打破政策瓶颈,解析新能源发展密码是关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何世红表示,中国能否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与能否很好地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而与全球新能源技术领跑者——欧洲的合作不可或缺。

欧洲是新能源发展的起源地,也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如今,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大规模投入,将低碳产业培育成未来的经济支柱。与此同时,欧盟还开创了许多低碳发展的独特机制,欧盟发展低碳产业的有效模式正在成为全球典范。

如今欧洲不仅是世界上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并网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装机最多的地区之一。

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的结果。一是加强立法,从法律上保障新能源的发展;二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三是制定经济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电力加价和低息贷款等;四是加强宣传,把强化决策者和普通公民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产业在相应发展规划的推动下,必须依靠政策的扶持。其中,完善新能源定价机制,加强对新能源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的投资补贴、产量补贴或贴息贷款,向新能源企业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加强对新能源发展的投融资支持成为重点。

同时,必须加强区域间协调,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防止陷入一哄而起、无序竞争状态;要提高准入门槛和技术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行业内整合力度,完善产业链布局。

政府层面对此也体现出了高度的谨慎,此前一直声称马上出台的新能源规划依然没有出台。实际上,在这一关系到未来1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的国家政策上,过去1年多来发改委已经几易其稿,并多次推迟出台时间。一些敏感问题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

10月30日至31日,“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预计将有来自欧洲和中国能源界的官员和专家精英在论坛上展开新能源合作与发展方面的交流。新能源问题被列为本次“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来自中外的顶级能源专家和政府官员将对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成长烦恼”给予破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