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邵秉仁:新能源发展战略思路须审慎抉择

   2010-08-24 科学时报
50
核心提示:8月20日,第三届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政府决策部门的领导和国内外研究机构著名学者就“能源环境发展

8月20日,第三届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政府决策部门的领导和国内外研究机构著名学者就“能源环境发展与政策、智能城市和低碳经济”等三大主题进行探讨。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出席会议,他表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审慎抉择。

邵秉仁指出,目前中国发展新能源面临六大重要问题。

第一,新兴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须审慎决策。中国与发达国家情况存在很大差异,风力与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无法就地消纳,而远距离传输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发展新兴能源是适宜‘分散型、小规模、分布式、就地消化’还是‘大规模、远距离、高电压输送、全网消化’,或是因地制宜、两者兼顾,这一新兴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审慎抉择。”邵秉仁说。

第二,新兴能源应用的经济性不高。邵秉仁认为,新兴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从目前看,新兴能源应用的经济性并不高。“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生产100W太阳能多晶硅板需耗电约2000度,一个陆上风电塔需消耗180吨钢材、耗电36万度,平板太阳能平均造价为每千瓦1.4万元,陆上风电平均每千 瓦造价约1万元,海上风电造价是陆上风电的两倍,而上述风电设备利用小时不超过2000个,远远低于传统能源。”他指出,“此外由于风能、太阳能自身发电的特点,要求配备相应的调峰调频电源,再加上远距离输送,这都使新兴能源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第三,新兴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存在问题。邵秉仁指出,当前新兴能源电价补贴由全电网用户分摊,在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之前,随着新兴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电价补贴将长期呈现上升的趋势,必将导致电价总水平不断上升。“是否可以通过增收资源税、环境税、建立新兴能源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筹集新兴能源发展基金,以改变目前这种电价补贴的单一方式,这些都关系到新兴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他说。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路线问题。邵秉仁指出,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论证完全照搬国外,核心技术、关键设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太阳能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光伏为主还是以光热为主的技术发展方向并不确定;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存在较大分歧。“从国际上看,智能电网是配电网的信息化与互动化,是分布式电源有效利用载体,主要运用于配电,有利于新兴能源的随机接入和送出,而不是远距离高电压的所谓大电网的智能化。”邵秉仁说,“因此如何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确技术路线,避免新兴能源发展出现重大偏差,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五,发展新兴能源与改造传统能源的关系。邵秉仁指出,欧美国家近几年来新兴能源发展很快,原因是其总能耗已经不再增长,或者是增长很少,新兴能源主要是补充和逐步替代增加部分的化石能源。而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火电为主的电力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兴能源所占比重较小,并不能够明显改善能源结构,加之新兴能源成本大、价格高、不稳定、消纳难。“比较而言,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改造力度,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积极探索新兴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必须协调好发展新兴能源和改造传统能源的关系,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原则。”邵秉仁说。

第六,新兴能源发展与电力体制改革问题。新兴能源快速发展,对电力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邵秉仁认为,必须破除电网吸纳新能源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长网分开的第一步,但是电网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够适应新兴能源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电网的输配分开,实行调度交易机构独立,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力输送成本,构建电网吸纳新兴能源的体制保障,这是新兴能源发展必须解决的基本前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