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发电还需打破各自瓶颈

   2010-08-09 中国建设报
56
核心提示:“拉闸限电”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在我国是多么地普遍。近几年,在许多大城市,虽

“拉闸限电”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在我国是多么地普遍。近几年,在许多大城市,虽说已经远离了这个名词,但在全国许多农村地区还大范围存在。并且,前几日的高温,让武汉市等大城市也列入了“限电”的行列。

电力资源的相对短缺,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发电。

新能源发电:百花初放

如果说现在是火电一统天下的话,那么新能源发电可谓是“百花初放”。目前,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纷纷抢滩新能源发电市场,大有与传统能源一争高下的趋势。

纵观这些新能源,基本上都是取之不尽的。而且,作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它们的前途更显得光明而宽阔。

最新消息称,甘肃省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速,截至目前,风电装机已累计达到400.45万千瓦。今年以来,为加快风电场建设步伐,确保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516万千瓦风电装机任务目标在9月底全面完成。酒泉市创新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确保风电场建设快速推进。尤其进入7月以来,在风电基地建设的主战场瓜州、玉门,21个风电场建设单位和上万名建设者加快施工,向着最后目标冲刺。酒泉只是我国北部风电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在其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风电发展掀起了一股热潮。

在国家及各地大力出台扶持政策的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了今年新能源发电的热点领域。2010年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申请也引起了很大关注。前不久,《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标准规范和技术支持。而全国各地对光伏发电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也让光伏发电成了“时代的宠儿”。

同样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光热发电就没有那么高的热度。但是,最近,由中科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华电集团联合开发建设的亚洲首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北京延庆兴建,该项目是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高温热发电项目。这一事件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业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利用核能发电,在我们的印象中,原来只有秦山大亚湾核电站,而在去年,国家就加大了核电领域的投资力度,陆续核准开工了一批核电项目,尤其是调整了能源结构,内陆核电厂建设已进入了发展的计划中,现在,湖北、湖南、江西一批核电厂正在做前期工作。

发展还需打破各自瓶颈

当前,虽有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市场的长期看好,但是新能源发电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诸如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有许多发展瓶颈仍需打破。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日前指出,目前中国风电发展存在送出瓶颈、市场瓶颈和技术瓶颈。他指出,甘肃省河西电网主网电压等级为330千伏,目前全线串联着7座变电所,输电线路全长约1000公里,是目前国内输电距离最长、串联变电所最多的330千伏电网。由于受电网结构的限制,输电能力较弱,河西电网西电东送的能力仅70万千瓦左右。另一方面,风电发电量却很难在省内完全消纳。要解决这些问题,汪宁渤同时指出,要完善国家能源政策,促进风电资源优化配置,强化统一规划职能,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完善风电送出配套政策,同时要加强研究开发,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促进风电科学、规范发展。

相对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似乎更“火”。但是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光伏发电的致命伤。近年来,随着多晶硅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以及电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效率提高,光伏发电成本已大幅下降,但发电成本仍大大高于常规电力。此外,光伏发电的技术、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也是其美中不足的地方。与光伏发电在我国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相比,光热发电要逊色得多。据了解,目前中国尚未确立太阳能热发电的战略地位,补贴政策也涵盖不够,技术研发投入滞后,这令不少业内专家忧心重重。值得高兴的是,前面提到的正在北京延庆兴建的亚洲首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年底可实现并网发电,大有将光热发电带出低谷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